墩台身施工的通病产生原因?

题目
问答题
墩台身施工的通病产生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实心墩的质量控制点( )。
A、墩身平面位置控制
B、墩身垂直度控制
C、墩身与承台联结处混凝土裂缝控制
D、模板接缝错台控制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设置。参见教材P167~168。

第2题:

实体桥墩由墩帽、( )和基础组成。

A、墩台
B、墩身
C、墩面
D、混凝土墩台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桥梁工程。实体桥墩由墩帽、墩身和基础组成

第3题:

墩身自上而下的垂直裂纹,其产生原因是由于()不能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活动支座

第4题: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蜂窝产生的现象、原因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②、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③、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④、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⑤、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⑥、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⑦、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的措施:
①、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②、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第5题:

墩台身施工前,基础顶面应测定(),标出()。顶帽施工前应复核()及()。墩台施工完毕,应对全桥()及()贯通测量,并用墨线标出各墩台的()和()。


正确答案:中线、水平;墩台底面位置;桥梁跨度;支承垫石高程;中线、水平;跨度;中心线、支座十字线、梁端线;锚栓孔位置

第6题:

在薄壁墩与实心墩施工中,其控制要点不同之处有()。

A、 墩身与承台联结处混凝土裂缝控制
B、 模板接缝错台控制
C、 墩顶实心段混凝土裂缝控制
D、 墩顶支座预埋件位置、数量控制
E、 墩身锚固钢筋预埋质量控制

答案:A,C
解析:
2018新教材P192 (一)实心墩1.墩身锚固钢筋预埋质量控制;2.墩身平面位置控制;3,墩身垂直度控制;4.模板接缝错台控制;5.墩顶支座预埋件位置、数量控制。(二)薄壁墩1.墩身锚固钢筋预埋质量控制;2.墩身平面位置控制;3.墩身垂直度控制;4.模板接缝错台控制;5.墩顶支座预埋件位置、数量控制;6.墩身与承台联结处混凝土裂缝控制;7.墩顶实心段混凝土裂缝控制。

第7题:

墩台身模板宜采用()钢模板,模板板面应平整,接缝(),拆装容易,施工操作方便,保证安全。


正确答案:大块;严密不漏浆

第8题:

实体桥墩组成:由墩帽、( )和基础组成。
A、墩台
B、墩身
C、墩面
D、混凝土墩台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桥梁工程。实体桥墩由墩帽、墩身和基础组成。参见教材P93。

第9题:

根据湖北省公路监理规范,基础及下部监理巡视的项目有扩大基础()沉井、管桩、墩台身帽承台、墩台身安装。


正确答案:钻孔桩、挖扎桩

第10题:

墩身网状裂纹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墩身网状裂纹多发生在常水位以上的向阳部位,是由于混凝土体存在的内外温差(日气温变化及日照影响)产生的温度应力及混凝土本身收缩造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