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微生物诱变育种的一般程序。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微生物诱变育种的一般程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诱变育种、倍性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概念。


正确答案: 诱变育种:人为地诱发植物产生遗传性的变异,从中选择、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倍性育种:通过改变染色体组的数量或结构,产生不同的变异个体,选择优良个体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基因工程育种:用生物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从转化细胞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类型构成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育种技术。

第2题:

简述诱变育种的基本方法。


正确答案:(1)诱变育种一般包括诱变和筛选两个部分,诱变育种是诱变和筛选过程的不断重复,直到获得高产菌株
(2)诱变部分成功的关键:出发菌株的选择、诱变剂种类和剂量的选择、合理的使用方法。筛选部分包括初筛和复筛来测定菌种的生产能力

第3题:

什么是诱变育种?并简述它的优点及缺点。


正确答案: 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导作物的种子或其它器官,发生遗传变异,通过人工选择挑选有利变异类型,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的方法。
优点:变异类型多,时间短,改变育性;
缺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化学诱变剂多为有毒物质安全性不高,难以确定诱变的变异方向

第4题:

简述诱变育种的筛选过程。


正确答案: 诱变育种的筛选过程:筛选过程主要包括传种斜面、菌株保藏和筛选高产菌株
(1)传种斜面:主要挑选生长良好的正常形态的菌落传种斜面,并可适当挑选少数形态或色素有变异的菌落,经诱变处理,形态严重变异的往往为低产菌株。
(2)留种保藏菌种:经筛选挑出比对照生产能力高10%以上的菌株,要制成砂土管或冷冻管留种保藏。
(3)筛选高产菌株:诱变处理后的孢子传种斜面后,进行生产能力测试筛选。为了获得优良菌株,初筛菌株的量要大,发酵和测试的条件都可粗放一些。可以采用琼脂块筛选法进行初筛,也可以采用一个菌株进一个摇瓶的方法进行初筛。随着以后一次一次的复筛,对发酵和测试的条件应逐步提高,复筛一般每个菌株进3-5个摇瓶,如果生产能力继保持优异,再重复几次复筛。初筛和复筛均需有亲株做对照以比较生产能力是否优良。复筛后,对于有发展前途的优良菌株,可考察其稳定性、菌种特性和最适培养条件等。

第5题:

微生物诱变育种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各步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均匀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率大幅度提高,然后采用简便、快速和高效的筛选方法,从中挑选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以供生产实践或科学研究用。
1.诱变育种的基本过程如下:
选择合适的出发菌株——制备待处理的菌悬液——诱变处理——筛选——保藏和扩大试验。
2.首先应考虑出发菌株是否具有特定生产性状的能力或潜力;待处理的菌悬液应考虑微生物的生理状态、悬液的均一性和环境条件。一般要求菌体处于对数生长期,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细胞处于同步生长。根据经验选择恰当的诱变剂,对于已有诱变处理背景的菌株,变换使用其它诱变剂也许会得到较好的效果。凡是在高突变率基础上既能扩大变异幅度,又能促使变异移向正变范围的剂量,就是合适的剂量。

第6题:

简述诱变育种及特点


正确答案:1)概念: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植物材料,以诱发遗传物质的变异,从而引起形态或生 理特征的变异,然后根据育种目标,对这些变异进行鉴定、培育和选择,最终育成新品种。
2)特点:
① 突变频率高、范围广,是新基因的重要来源。
② 改变个别简单遗传的性状较为有效。
③ 突变性状易于稳定,育种年限短。
④ 变异议程难以控制,有利变异少,不利变异多,对数量性状改良效果不好。

第7题:

微生物诱变育种导致遗传物质DNA结构上发生变化,通常用()、()、()等因素进行对微生物的诱变。


正确答案:物理;化学;生物

第8题:

在诱变育种中,诱变的对象一般为双核菌丝()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简述诱变育种中对诱变剂的选择要求。


正确答案: 诱变育种中对诱变剂的选择:
(1)一般对于遗传上不稳定的菌株,可采用温和的诱变剂,或采用已见效果的诱变剂;对于遗传上较稳定的菌株则采用强烈的、不常用的、诱变谱广的诱变剂。要重视出发菌株的诱变系谱,不经常采用同一种诱变剂反复处理,以防止诱变效应饱和但也不要频频变换诱变剂,以避免造成菌种的遗传背景复杂,不利于高产菌种的稳定。
(2)选择诱变剂时,还应该考虑诱变剂本身的特点,例如紫外线主要作用DNA分子的嘧啶碱基,而亚硝酸则主要作用DNA分子的嘌呤碱基,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使用,突变谱宽,诱变效果好。
(3)关于诱变剂的最适剂量,高剂量虽然负变株多,但变异加幅度大;中等剂量或更低的剂量,这种剂量不会导致太多的负变株和形态突变株,因而高产菌株出现率较高;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低剂量诱变剂可能更有利于高产菌株的稳定。

第10题:

产酶微生物诱变育种步骤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主要方法:物理、化学或生物诱变方法
诱变育种步骤:出发菌株的选择、处理菌悬液的制备、诱变处理、中间培养、分离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