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接触轮对测量中,轮对的关键测量参数不包括()。

题目
单选题
在非接触轮对测量中,轮对的关键测量参数不包括()。
A

轮对直径

B

轮缘高度

C

轮缘厚度

D

踏面磨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轮对检修中应使用的主要检测量具有哪些?


正确答案:轮对检修中主要检测量具有下列11种:轮对检测尺、轮对内侧距检测尺、轮位差检测尺、踏面跳动检测尺、车轮第四种检查器、轴颈直径检测千分尺、防尘板座直径检测千分尺、轮座直径检测千分尺、车轮内径检测千分尺、粗糙度测量仪、轴端螺纹通止规等。

第2题:

测量轮对内侧距,需沿轮缘圆周测量三处。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轮对镟修作业流程:()。

A.轮对夹紧—轮对加工前测量—计算—加工—再测量—轮对松开

B.计算—轮对夹紧—轮对加工前测量—加工—再测量—轮对松开

C.轮对夹紧—计算—轮对加工前测量—加工—再测量—轮对松开

D.轮对夹紧—轮对加工前测量—计算—再测量—加工—轮对松开


参考答案:A

第4题:

用轮对内距尺测量全车轮对内侧距,在可测量范围内平均取三点进行测量,计算平均值:轮对内侧距应为()

  • A、1351-1355.5mm
  • B、1354-1358.5mm
  • C、1351-1358.5mm
  • D、1354-1355.5mm

正确答案:A

第5题:

接触网作业车监控装置的()安装在轮对轴端,直接测量轮对的转速。

  • A、光电速度传感器
  • B、信号感应器
  • C、风压传感器

正确答案:A

第6题:

CRH2A型动车组镟轮,开启轮对镟修设备,对轮对的内侧距、轮径、轴向窜动量、径向窜动量、突出轮缘高度、突出轮缘厚度等进行预测量。轮对预测量时,可用毛刷沾适量机油,涂在轮对内侧面靠轮缘处,避免轮对转动时发生啸叫声。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将轮对推入测量位置,进入测量界面,输入()、轴型及相关参数,仪器自动完成轴颈及防尘板座测量。

  • A、收入单位
  • B、炉号
  • C、车轴材质
  • D、轴号

正确答案:D

第8题:

轮对内侧距离测量要求在同一轮对的三等分点上所测,最大差值不超过()。


正确答案:1mm

第9题:

轮对尺寸人工测量要测量哪些数据


正确答案:主要有轮径、内侧距、轮缘高度、轮缘厚度,制动盘磨耗、闸片磨耗

第10题:

试述轮对测量的项目与方法?


正确答案: (1)轮缘垂直磨耗
用轮缘垂直磨耗测量工具检测轮缘的垂直磨耗,当磨耗高度大于18mm时,无论轮缘厚度如何,均应堆焊或旋削轮缘。
(2)轮箍厚度
用轮箍厚度测量工具,量取距轮箍内侧面73mm处滚动圆的厚度(原形为90mm),该厚度如果小于40mm时禁止使用,应更换轮箍。中修时轮箍厚度不得小于60mm高坡地区、专运、专包应为75mm)。
(3)轮箍宽度
用轮箍宽度测量工具测量轮箍的宽度(原形为140mm),中修时其宽度不得小于136mm,否则应更换轮箍。
(4)轮箍踏面磨耗
用机车轮对测量器测量轮箍踏面的磨耗,磨耗量不超过7mm时。采用轮缘高度为25mm的磨耗型踏面时,其磨耗深度不超过10mm
(5)轮箍内侧距离
用轮箍内侧距离测量工具,检查轮箍内侧的距离(共测四点),新箍为l350-1354mm旧箍为1350-135611mm,同一轴上轮箍内侧距离之差不得大于l.5mrm当轮箍内侧距离小于1350mm或相差超过1.5mm时,在不影响轮箍宽度的条件下可以旋削轮箍内侧表面,若不能镟削或大于1356mm时或新轮箍大于1354mm时应退箍重新组装或更换。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