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纳米材料吸收光谱的红移现象?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纳米材料吸收光谱的红移现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在一些情况下,当粒径减小至纳米级时,可以观察到光吸收带相对粗晶材料的“红移”现象,即吸收带移向长波长。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纳米材料?它有哪些独特的性质?


正确答案: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纳米材料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当物质尺度小到一定程度时,则必须改用量子力学取代传统力学的观点来描述它的行为,当粉末粒子尺寸由10微米降至10纳米时,其粒径虽改变为1000倍,但换算成体积时则将有10的9次方倍之巨,所以二者行为上将产生明显的差异。纳米粒子异于大块物质的理由是在其表面积相对增大,也就是超微粒子的表面布满了阶梯状结构,此结构代表具有高表面能的不安定原子。
这类原子极易与外来原子吸附键结,同时因粒径缩小而提供了大表面的活性原子。就熔点来说,纳米粉末中由于每一粒子组成原子少,表面原子处于不安定状态,使其表面晶格震动的振幅较大,所以具有较高的表面能量,造成超微粒子特有的热性质,也就是造成熔点下降,同时纳米粉末将比传统粉末容易在较低温度烧结,而成为良好的烧结促进材料。一般常见的磁性物质均属多磁区之集合体,当粒子尺寸小至无法区分出其磁区时,即形成单磁区之磁性物质。因此磁性材料制作成超微粒子或薄膜时,将成为优异的磁性材料。纳米粒子的粒径(10纳米~100纳米)小于光波的长,因此将与入射光产生复杂的交互作用。金属在适当的蒸发沉积条件下,可得到易吸收光的黑色金属超微粒子,称为金属黑,这与金属在真空镀膜形成高反射率光泽面成强烈对比。纳米材料因其光吸收率大的特色,可应用于红外线感测器材料。

第2题:

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有哪些主要的特性?


正确答案: 纳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一纳米相当于十亿分之一米。当物质颗粒小到纳米级后,这种物质就可称为纳米材料。
由于纳米颗粒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呈现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因此在陶瓷增韧、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和光学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添加纳米粉体的材料与相同组成的普通粉体材料相比,材料的万分本身虽然并未改变,但活性增强,主要表现为高抗菌、防污、耐磨、强度加大,材料重量只是钢的十分之一,但是它的强度却是钢的100倍。人们通过改变塑料、石油、纺织物的原子、分子排列,使它们具有透气、耐热、高强度和良好的弹性等特征。例如被称为纳米材料中的“乌金“的碳纳米管具有非常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它的尺寸只有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但是它的导电率是铜的1万倍;它的强度是钢的100倍,而重量只有钢的六分之一,由于其强度是其他纤维的20倍,具有经受10万Mpa而不被破碎的奇异效果。

第3题:

关于纳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纳米材料中的“纳米”是一个表示长度的计量单位
B. 纳米材料具有奇特的逛、点、磁、热、力和化学方面的性质
C. 用纳米级的颗粒组成的材料就叫纳米材料
D. 纳米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从某种谷物中提取

答案:A,B,C
解析:
解题指导: 纳米级的颗粒组成的材料叫做超微颗粒材料。一纳米相当于十亿分之一米。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材料,故答案为ABC。

第4题:

天文学家是如何理解红移现象的? 


正确答案: 简单地说,红移是一种光学上的多普勒效应,即光源离开观察者时,从光源发出的所有光的频率都会降低,波长均会变长。由于在可见的七色彩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所以把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红移现象,简称红移。
1929年,哈勃发现从所有遥远星系来的光都有普遍的红移现象(各种频率的光其波长都变长),他认为这是星系远离我们时产生的光的多普勒效应所致。由此他认识到所有的星系都在彼此远离,相互分离的速度和距离成正比(即哈勃定律),这表明了我们的宇宙处在整体的膨胀之中,它为宇宙大爆炸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5题:

如何解释纳米材料熔点降低现象?


正确答案:晶体的自由表面和内界面(如晶界、相界等)处原子的排布与晶体内部的完整晶格有很大差异,且界面原子具有较高的自由能。因此,熔化通常源于具有较高能量的晶体表面或界面。晶粒尺寸减小,使各种界面增多、表面积增大,熔化的非均匀形性位置增多,从而导致熔化在较低温度下开始,即熔点降低。

第6题:

红移现象


正确答案: 所谓红移现象,最初针对机械波而言的。即一个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着的物质离开得越远发出的声音就越浓厚,相反离得越近发出的声音就尖细,后来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把一个天体的光谱向天波端的位移叫做多普勒红移,红移有三种:多普勒红移、引力红移、宇宙学红移。

第7题:

什么是纳米材料?


正确答案:纳米材料通常被定义为平均粒径<100nm的材料,或者至少在某一维度上尺寸<100nm。

第8题:

关于 纳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材料中的“纳米”是一个表示长度的计量单位

B、纳米材料具有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方面的性质

C、用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材料就叫纳米材料

D、纳米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从某种谷物中提取的


答案:D
解析:
纳米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之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具有不同于原来组 成的原子、分子的功能,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特殊性能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故D项符合题意。

第9题:

解释红移和蓝移现象。


正确答案:红移和蓝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长移); 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紫移,短移)

第10题:

什么是纳米复合材料?用一个具体实例说明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所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正确答案: 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尺度为1nm一100nm的超微粒经压制、烧结或溅射而成的凝聚态固体。它具有断裂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等特性。如溶液插层复合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方法是:将高分子聚合物链在溶液中借助于溶剂而插层进入层状硅酸盐片层之间,然后挥发除去溶剂,即可实现聚合物与硅酸盐在纳米尺度上的复合。但该方法需要合适的溶剂来同时溶解高分子聚合物和硅酸盐,而且大量的溶剂不易回收,对环境不利。改进方法是将高分子聚合物加热到熔融状态下,在静止或剪切力的作用下直接插入到硅酸盐片层之间,制得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由于不使用溶剂,工艺简单,并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