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反渗透的原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反渗透的原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水净化过程中反渗透(RO)过程原理。


正确答案:用反渗透膜分隔未经净化的水及已经净化的水,在未净化的水侧加压,压力迫使水从水分子浓度低的区域流向水分子浓度高的区域,从而生产出非常纯净的水。

第2题:

反渗透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相同的外压下,当溶液与纯溶剂被半透膜隔开时,纯溶剂会通过半透膜使溶液变淡的现象称为渗透。这时溶剂分子在单位时间内进入溶液内的数目要比溶液的溶剂分子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半透膜进入纯溶剂内的数目多。表面上看来,溶剂通过半透膜渗透到溶液中,使得溶液体积增大,浓度变稀,当单位时间内溶剂分子从两个相反的方向穿过半透膜的数目彼此相等,即达到目的渗透平衡。渗透必须通过一种膜来进行。这种膜只能允许溶剂分子通过,而不允许溶质的分子通过,因此称之为半透膜。当半透膜隔开溶液与纯溶剂时,加在原溶液上使其恰好能阻止纯溶剂进入溶液的额外压力称之为渗透压,通常溶液愈浓,溶液的渗透压愈大。中在溶液上的压力超过了渗透压,则反而使溶液中的溶剂向纯溶剂方向流动,这个过程叫做反渗透。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就是利用反渗透原理进行分离的方法

第3题:

反渗透装置中阻垢剂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①为了防止因盐类浓缩,使微溶盐在浓水中超过其浓度而沉淀。造成反渗透膜结垢。采用加入阻垢剂的方法,阻碍晶体的生长,达到足够的阻垢目的。
②另外,阻垢剂还有分散的作用。在反渗透浓水中,难溶盐还来不及沉淀在膜表面,已随浓水排放,达到防垢的目的。

第4题:

简述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的分离原理、分离对象和分离范围。


正确答案: 反渗透膜
原理:反渗透过程主要是根据溶液的吸附扩散原理,以压力差为主要推动力的膜过程。在浓溶液一侧施加1000-10000kPa的外加压力,当此压力大于溶液的渗透压时,就会迫使浓溶液中的溶剂反向透过孔径为0.1-1nm的非对称膜流向稀溶液一侧,这一过程叫反渗透。反渗透过程主要用于低分子量组分的浓缩、水溶液中溶解的盐类的脱除等。
对象:反渗透膜式从水溶液中除去尺寸为3-12A的溶质的膜分离技术,即溶液中除H+  、OH- 以外的其它无机离子及低分子有机物不可能通过膜,所以,反渗透用于水的脱盐。
应用:
1、水处理、化学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纤维加工工业、表面处理、钢铁、机械工业。
2、电子工业超纯水的制造
3、低分子有机物水溶液的浓缩。
纳滤膜
原理:纳滤膜是在渗透过程中能截留大于95%的最小分子约为1nm(不对称微孔膜平均孔径为2nm)的膜。原理与反渗透基本相同,但纳滤有其特殊的分离功能。 对象:纳滤能部分脱盐而非全部,对相对分子质量为200-500的有机物及胶体可以完全脱除。
应用:纳滤可以将高价、低价盐有区别地截留并部分保留水中有益的离子,对有机物完全截留,如糖、氨基酸与盐的适当分离以及染料与盐的分离等。

第5题:

反渗透除盐原理?


正确答案: 指在有盐分的水中,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盐分的目的。

第6题:

反渗透除盐原理是什么?反渗透膜如何分类?


正确答案: 反渗透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薄膜分离技术,是依靠反渗透膜再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过程。
要了解反渗透法除盐率高,先要了解“渗透”的概念。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浓度盐类的水,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合到均等为止。然而,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这一过程也称为自然渗透。但如果再含盐量高的水侧,试加一个压力,其结果也可以使上述渗透停止,这时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如果压力再加大,可以使水向相反方向渗透,而盐分剩下。因此,反渗透除盐远离,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必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的水分子压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盐分的目的,这就是反渗透除盐原理。
目前,反渗透膜如以其膜材料化学组成来分,主要有纤维素膜和非纤维素膜两大类。如按膜材料的物理结构来分,大致可分为非对称膜和复合膜等。
在纤维素膜中最广泛使用的是醋酸纤维素膜。该膜总厚度约为100μm,其表皮层的厚度约为0.25μm,表皮层中布满微孔,孔径约0.5~1.0nm,故可以滤除极细的粒子,而多孔支撑层中的孔径很大,约有几百nm,故该种不对称结构的膜又称为非对称膜。在反渗透操作中,醋酸纤维膜只有表皮层与高压原水接触才能达到预期的脱盐效果,决不能倒置。

第7题:

简述反渗透原理是? 


正确答案: 原理:一次水在高压作用下通过一种只许纯水透过去时,而溶质不有透过的半透膜将其中的部分无机盐除去,保证含盐量较小的水进入混床。

第8题:

超滤的工作原理与反渗透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什么叫反渗透?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若在浓溶液一侧加上一个比渗透压更高的压力,则与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就会把浓溶液中的溶剂(水)压向稀溶液侧。由于这一渗透与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所以称为反渗透。利用此原理净化水的方法,称为反渗透法。在利用反渗透原理净化水时,必须对浓缩水一侧施加较高的压力。

第10题:

叙述反渗透原理? 


正确答案:在一定的温度下,用一张易透水而难透盐的半透膜将淡水与海水隔开,由于淡水中水的摩尔分率比盐水中水的摩尔分率高,即淡水中水的化学位比盐水中水的化学位高,从热力学观点看,水分子会自动地从化学位高的淡水室经过半透膜向化学位低的右边盐水室转移,这一过程称为渗透。渗透停止时即渗透平衡,此时淡水液面和同一水平面的盐水液面上所承受的压力差称为渗透压差。若在盐水液面上施加一个超过渗透压差的外压,则可以驱使盐水室中的一部分水分子循渗透相反的方向穿过膜进入淡水室,即盐水室中的水被迫反渗透到淡水中。反渗透过去的水分子随压力增加而增多。因此,可以利用反渗透从盐水中获得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