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

题目
名词解释题
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是指公共交通线路首末站之间实地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城市公交线路的(),既是一个行车费用经济指标,又是一个时间经济指标,应该与城市公交线网相适应。

A.线路条数
B.线路重复系数
C.线路长度
D.线路非直线系数

答案:D
解析:
1.非直线系数值大于1。2.非直线系数是一个行车费用经济指标,因为城市运输的行车费用约略与行程大小成比例,人千米越多,费用越多。3.非直线系数是一个时间经济指标,因为乘客乘车耗费的时间随着非直线系数的变化而增减。4.非直线系数过大,会导致局部乘客多,人们乘车耗费时间多,车辆载客不均匀。5.费直线系数过小,会导致乘车换乘频繁,增加乘车次数。6.非直线系数的大少与不同形式线网有密切联系。

第2题:

城市公交线路起讫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称为公交线路的()。

A.方向不均匀系数
B.时间不均匀系数
C.非直线系数
D.站点覆盖率

答案:C
解析:
非直线系数也叫曲线系数,是指乘客由公共交通网的一地到达另一地实际的乘车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第3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75条,营运线路总长2100千米,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1.4,该城市的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近期城市公交需求日益增大,而新购车辆还一时不能到位,公司决定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

该公交公司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A: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
B: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
C:提高行车频率
D:增大行车间隔
E:提高非直线系数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所以线网长度=2100/1.4=1500(千米)。


本题考查线网密度的计算。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400=3.75(千米/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营运线路总长度/经营公交线路总条数=2100/175=12(千米)。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定额及主要运行参数的确定。车辆运行定额包括:单程时间、始末站停站时间、周转时间、计划车容量。需确定的参数:营运速度、行车频率、行车间隔、车辆周转系数、线路上所需车辆数。提高非直线系数不属于车辆运行作业计划,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和行车频率可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反而不能满足客运的需求。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A选项,线路过短,使乘客不能一次到达目的地,换车过多而感不便,又使车辆在终点站停歇时间增加而降低营运速度,还会增加行车管理人员和售票人员的工作量;B选项,线路过长,沿线客流不均匀,高断面乘客感到运能不足,其他断面又感到运能充足而浪费,且车辆运行的准点率比较差,平均运输效率低;C选项,线路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乘客平均运距以及车辆运行时间都有一定的关系;D选项,公共交通网密度必须与城市道路网相适应;E选项,经验证明,大城市密度在3.0-3.5千米/千米2已能很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而该城市的公共交通网密度已达3.75千米/千米2,并不偏低。

第4题:

相关系数为零时,表示两随机变量系列之间非直线相关。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非直线性系数


正确答案:道路起、终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空间直线距离之比值。

第6题:

高峰加班车调度形式的选择,通过计算客流时间()确定。

A:不均匀系数
B:非直线系数
C:曲线系数
D:重复系数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车辆调度形式的确定。高峰加班车调度形式的选择,通过计算客流时间不均匀系数确定。

第7题:

高峰加班车调度形式的选择,通过计算客流时间( )确定。


A.不均匀系数
B.非直线系数
C.曲线系数
D.重复系数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车辆调度形式的选择。高峰加班车调度形式的选择,通过计算客流时间不均匀系数确定。

第8题:

城市公交线路起讫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称为公交线路的()。

A:方向不均匀系数
B:时间不均匀系数
C:非直线系数
D:站点覆盖率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非直线系数。非直线系数也叫曲线系数,是指乘客由公共交通网的一地到另一地实际的乘车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第9题:

非直线系数


正确答案: 指道路起点终点间实际距离与其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第10题:

相关系数为负数时,表示两随机变量系列之间非直线相关。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