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Karn算法?在TCP的重传机制中,若不采用Karn算法,而是在收到确认时都认为是对重传报文段的确认,那么由此得出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Karn算法?在TCP的重传机制中,若不采用Karn算法,而是在收到确认时都认为是对重传报文段的确认,那么由此得出的往返时延样本和重传时间都会偏小。试问:重传时间最后会减小到什么程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Karn算法:在计算平均往返时延RTT时,只要报文段重传了,就不采用其往返时延样本。设新往返时延样本Ti
RTT(1)=a*RTT(i-1)+(1-A.*T(i);
RTT^(i)=a*RTT(i-1)+(1-A.*T(i)/2;
RTT(1)=a*0+(1-A.*T(1)=(1-A.*T(1);
RTT^(1)=a*0+(1-A.*T(1)/2=RTT(1)/2
RTT(2)=a*RTT(1)+(1-A.*T(2);
RTT^(2)=a*RTT(1)+(1-A.*T(2)/2;
=a*RTT(1)/2+(1-A.*T(2)/2=RTT(2)/2
RTO=beta*RTT,在统计意义上,重传时间最后会减小到使用karn算法的1/2.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题39

以下哪种算法可用于估算TCP重发前需要等待的时间?( )。

A.向量-距离算法

B.链路-状态算法

C.Karn算法

D.RSA算法


正确答案:C
在选择重发时间的过程中,TCP具有自适应性。需要根据互联网当时的通信状况,给出合适的数据重发时间。
TCP的自适应性来自于对每一连接当前延迟的监视。事实上,TCP没法知道一个互联网的所有部分在所有时刻的精确延迟,但TCP通过测量收到一个确认所需的时间来为每一活动的连接计算一个往返时间。当发送一个数据时,TCP记录下发送的时间,当确认到来时,TCP利用当前的时间减去记录的发送时间来产生一个新的往返时间估算值。在多次发送数据和接收确认后,TCP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往返时间估算值。利用一些统计学的原理和算法(如Karn算法等),就可以估计该连接的当前延迟,从而得到TCP重发之前需要等待的时间值。

第2题:

简要描述Karn算法思想。


正确答案: 在计算平均往返时延时,只要报文段重发了,就不采用其往返时延样本。

第3题:

Karn算法在计算往返时延时,需要考虑重传的往返延时。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4题:

假定TCP在开始建立连接时,发送方设定超时重传时间RTO=6秒 (1)当发送方收到对方的连接确认报文段时,检测出RTT样本值为1.5秒,试计算现在的RTO值; (2)当发送方发送数据报文段并收到确认时,检测出RTT样本值为2.5秒,试计算现在的RTO值;


正确答案:(1)当发送方收到对方的连接确认报文段后,RTTS值为测量RTT样本值,即1.5秒,而RTTD则取值为测量到的样本值的一半,即0.75秒。
RTO=4*RTTD+RTTs=1.5+0.75*4=4.5秒
(2)新的RTTs=1/8*(旧的RTT)+7/8*(新的往返时延样本)=1.625
新的RTTD=3/4*(旧的RTTD)+1/4*
RTTS-新的RTT样本
=3.125
RTO=4*RTTD+RTTs=4*0.78125+1.625=4.75秒

第5题:

Karn算法修正时,新的重发时间为旧的重发时间r倍,r比较典型的取值为()。


正确答案:2

第6题:

当TCP发出一个段后,它启动一个定时器,等待目的端确认收到这个报文段。如果不能及时收到一个确认,将重发这个报文段。当TCP收到发自TCP连接另一端的数据,它将发送一个确认。()


答案:对
解析:

第7题:

TCP报文段中的确认序号只有在ACK=1时才有效。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以下哪种算法可用于估算TCP重发前需要等待的时问?

A.向量一距离算法

B.链路一状态算法

C.Karn算法

D.RSA算法


正确答案:C
解析:Karn算法可以用于估算TCP重发之前需要等待的时间。

第9题:

什么是Karn算法?在TCP的重传机制中,若不采用Karn算法,而是在收到确认时都认为是对重传报文段的确认,那么由此得出的往返时延样本和重传时间都会偏小。试问:重传时间最后会减小到什么程度?


正确答案: Karn算法:在计算平均往返时延RTT时,只要报文段重传了,就不采用其往返时延样本。设新往返时延样本Ti
RTT(1)=a*RTT(i-1)+(1-A.*T(i);
RTT^(i)=a*RTT(i-1)+(1-A.*T(i)/2;
RTT(1)=a*0+(1-A.*T(1)=(1-A.*T(1);
RTT^(1)=a*0+(1-A.*T(1)/2=RTT(1)/2
RTT(2)=a*RTT(1)+(1-A.*T(2);
RTT^(2)=a*RTT(1)+(1-A.*T(2)/2;
=a*RTT(1)/2+(1-A.*T(2)/2=RTT(2)/2
RTO=beta*RTT,在统计意义上,重传时间最后会减小到使用karn算法的1/2.

第10题:

假定TCP在开始建立连接时,发送方设定超时重传时间是RTO=6s。(1)当发送方接到对方的连接确认报文段时,测量出RTT样本值为1.5s。试计算现在的RTO值。(2)当发送方发送数据报文段并接收到确认时,测量出RTT样本值为2.5s。试计算现在的RTO值。


正确答案:(1)据RFC2988建议,RTO=RTTs+4*RTTd。其中RTTd是RTTs的偏差加权均值。初次测量时,RTTd(1)=RTT(1)/2;后续测量中,RTTd(i)=(1-BetA.*RTTd(i-1)+Beta*{RTTs-RTT(i)};
Beta=1/4
依题意,RTT(1)样本值为1.5秒,则
RTTs(1)=RTT(1)=1.5sRTTd(1)=RTT(1)/2=0.75s
RTO(1)=RTTs(1)+4RTTd(1)=1.5+4*0.75=4.5(s)
(2)RTT(2)=2.5RTTs(1)=1.5sRTTd(1)=0.75s
RTTd(2)=(1-BetA.*RTTd(1)+Beta*{RTTs(1)-RT
(2)}=0.75*3/4+{1.5-2.5}/4=13/16
RTO(2)=RTTs(1)+4RTTd(2)=1.5+4*13/16=4.75s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