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连续4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

题目
单选题
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连续4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A

投资

B

出口

C

消费

D

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2012年,浙江省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46亿元,比上年增长l3.5%,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ll.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409亿元,增长13.8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37亿元,增长l2.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12101亿元,增长13.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445亿元,增长15.6%。
年末全省有商品交易市场4297家,全年有形市场成交额1.5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
%。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45个,其中,年交易额十至百亿元市场l99家,
超百亿元的市场31个。

按2011年的价格水平计算,2012年浙江省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A: 1360亿元
B: 1413亿元
C: 1464亿元
D: 1518亿元

答案:A
解析:

第2题:

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35799亿元,同比增长10.8%,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8%。2016年全社会餐饮业经营单位为365.5万个,同比下降8.2%;从业人数为1846.0万人,同比增长5.7%。

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多少万亿元?

A.27
B.33
C.39
D.45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整体量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35799亿元,同比增长的10.8%,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0.8%”。
第三步,代入数据,单位换算仅影响结果量级且选项量级均相同,故无需考虑单位换算过程,则整体量=部分量÷比重=35799÷10.8%,首两位商33。
因此,选择B选项。

第3题:

2018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8000余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占全省GDP比重达到(),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3.7%,拉动全省GDP增长5.8个百分点。

A.45%

B.50%

C.55%

D.60%


答案:C

第4题:

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
2017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32.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9.1%。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国民总收入825016亿元,比上年增长7.0%。
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亿元。

A.773735
B.770052
C.884194
D.643974

答案:A
解析:
本题属于基期量计算。
选项A、B差距小,采用直除法,827123/(1+6.9%)≈827123/1.07,商到第3位。

第5题:

资料:2005年11月份,全国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2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9%,其增幅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个百分点。预计2005年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8800亿元,2006年将达到万亿元大关。目前我国居民年人均餐饮消费达到576元,同比增长22.7%。统计显示,从2001年起,我国餐饮业零售额连续4年实现每年一个千亿元台阶的跨越,由4000亿元踏上7000亿元的台阶,2004年,我国零售额突破7000亿元,达到7486亿元,餐饮业网点达400万个,这两个指标分别为1978年的136倍和34倍。目前我国餐饮业零售额相当于全国GDF的5.84%、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62%。我国餐饮业已经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幅度不仅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一直领先于消费品市场中的各个行业。餐饮业还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2004年我国餐饮业从业人员约为1800万人,与1978年104.4万人相比,增长了16倍。
2005年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  )。
A.937.5亿元
B.945.7亿元
C.5921.6亿元
D.6592.5亿元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列出算式:823.1/13.9%≈5921.6亿元。

第6题:

2012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77亿元,同比增长14.9%。1 一 11月份,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186833亿元,同比增长14.2%。从环比看,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 1.47%。

2011年,前十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亿元。

A. 145931
B. 147521
C. 155382
D. 159784

答案:B
解析:

第7题:

2014年,某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8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增长17.6%,零售业增长22.1%。

2010—2014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同比增速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3%。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累计下降1.4%;食品类、烟酒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与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累计分别上升0.6%、0.6%、4.4%、1.5%、1.5%、1.8%、1.5%。
与2009年相比,2014年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量最接近( )亿元。

A.130
B.140
C.150
D.160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1.38亿元,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1.34亿元,增长率为18.45%。
第三步,根据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

与2009年相比,2014年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量约为261-111=150(亿元)。

第8题:

2008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 6%,增速比上年加快4. 8个百分点。请问,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多少?()

A. 68253. 3 亿元
B. 76384. 5 亿元
C. 82883. 6 亿元
D. 89872. 8 亿元

答案:B
解析:
2007 年增速:21.6% - 4. 8%=16.8%。从2006年到2007年、2007年到2008年分别增长了16. 8%、21.6%,我们应用“两年混合增长率公式”:从2006年到2008年的“混合增长率”应该为:16. 8%+21. 6%+ 16. 8X21. 6%≈38. 4% + 3. 6% = 42%,由此,我们可以计算2006年的数值应该为:108488/(1 + 42%) =70000+(亿元),结合选项,选择B。

第9题:

2011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08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 消费品零售额6690亿元,增长23. 3%。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241亿元,同比增 长16. 8%。从环比看,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 26%。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7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490亿元,同比增长17. 3%;乡村消费 品零售额1919亿元,增长16. 4%。
按消费形态分,7月份,餐饮收入1627亿元,同比增长17.1%;商品零售12781亿元,增长17. 2%。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6171亿元,增长23. 6%。
2010年1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亿元。
A. 7.1 万 B. 7. 3 万 C、8.6万 D. 8. 8 万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
2017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32.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9.1%。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国民总收入825016亿元,比上年增长7.0%。
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GDP的比重为( )。

A.52.1%
B.47.8%
C.51.1%
D.55.6%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基期比重计算。
根据资料列式:{427032×(1+6.9%)}/{827123×(1+8%)}≈427032/827123≈51.6%。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