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A、正确,学校有权对教师提出工作要求
B、正确,学校应该满足学生的尊重要求
C、不正确,学校侵犯了教师的专业权利
D、不正确,学校限制了教师的言论自由
第4题:
语文课上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情况写一个请假条;数学课上让学生实际丈量教师划出的一块土地,这是贯彻了()教学原则,运用了()教学方法。
第5题:
这是一堂小学数学课的教学片段,执教者是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 教师问一名学生5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公顷,学生没有回答出来,教师生气地说:“站着听!”接着提问另一名学生,这名学生也没能回答出来。教师不耐烦地自己讲了起来,讲完后又对站着的学生说:“抬起头来,你再来说一遍,是怎样换算的?”学生仍然不会回答。教师斥责道:“又讲了一遍,再让你说,你还不会,你在干啥了?像个傻瓜一样!” 实际上,这一问题对一般学生来说的确太难了。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做两次转换,由平方分米转化为平方米,再由平方米转化为公顷,还要涉及小数点的移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思维过程,而且教师也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出现困难很正常。请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某学校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介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
你的感触是什么?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第9题:
某学校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
第10题:
前不久,报道了这么一则信息:在某学校,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名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试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