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通过两个或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同时传输以提供更高带宽、更大吞吐量的封装技术是()。

题目
单选题
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通过两个或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同时传输以提供更高带宽、更大吞吐量的封装技术是()。
A

堆叠

B

级联

C

端口汇聚

D

干线汇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7)下面有关交换机技术指标说法错误的是(   )。

A)交换机技术的指标包括:背板带宽、全双工端口的总带宽、帧转发速率、延时、交换方式、模块式或固定端口配置、支持VLAN能力等

B)背板带宽越宽,交换机数据处理能力就越快,数据包转发延迟越小,性能越优

C)全双工端口带宽的计算方法是:端口数×端口速率

D)背板带宽指交换机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物理通道


正确答案:C
(7)C) 【解析】交换机的技术指标包括:背板带宽、全双工端口的总带宽、帧转发速率、延时、交换方式、模块式或固定端口配置、支持VLAN能力等。全双工端口带宽计算方法是:端口数 ×端口速率×2。背板带宽指交换机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物理通道。背板带宽越宽,交换机数据处理能力就越快,数据包转发延迟越小,性能的越优。

第2题:

根据交换技术原理,交换机中端口与端口之间是如何建立连接关系的? ( )。

A.根据交换机的“端口号/MAC地址映射表”来建立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B.根据待传输的数据帧的目标地址来建立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C.根据待传输的数据帧的源地址来建立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D.A和B


正确答案:D
解析:交换机首先根据端口号与连接到该端口的结点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建立起“交换机端口号/MAC地址映射表”,然后交换机的交换控制中心再根据“端口号/MAC地址映射表”的内容找出对应帧目的地址的输出端口号。所以A,B正确描述了这一过程。

第3题:

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部件是局域网交换机,局域网交换机可以为连接到交换机端口的多个结点之间同时建立多个()

A. IP交换

B. 传输层链接

C. 并发连接

D. 超链接


正确答案:C

第4题:

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是(34)。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在交换机的多个端口之间同时建立多个(35)。对于交换式以太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36)。

A.路由器

B.服务器

C.局域网交换机

D.带宽


正确答案:C

第5题:

局域网交换机可以为连接到交换机端口的多个节点之间同时建立多个

A.传输层连接

B.并发连接

C.超链接

D.包交换


正确答案:B
解析: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部件是局域网交换机。Ethernet交换机利用"端口/MAC地址映射表"进行数据交换。交换机的帧转发方式有下列3种:直接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局域网交换机可以为连接到交换机端口的多个节点之间同时建立多个并发连接。

第6题:

C/S结构的LAN中,数据传输的瓶颈在( )。

A.交换机与服务器连接的端口

B.交换机与客户机连接的端口

C.客户机与交换机连接的网线

D.客户机与交换机连接的网卡


参考答案: B

第7题:

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部件是局域网交换机。局域网交换机可以为连接到交换机端口的多个结点之间同时建立多个

A.IP交换

B.传输层连接

C.并发连接

D.超链接


正确答案:C
解析:交换式局域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共享介质”的工作方式,它可以通过Ethernet Switch支持交换机端口结点之间的多个并发连接,实现多结点之间数据的并发传输,因此可以增加局域网带宽,改善局域网的性能与服务质量。

第8题:

(21)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部件是局域网交换机。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在连接到交换机端口的多个结点之间同时建立多个( )。

A)传输层连接

B)IP包交换

C)并发连接

D)超链接


正确答案:C
(21)C) 【解析】交换式以太网从根本上改变共享介质以太网的工作方式,它可以通过交换机支持端口结点之间的多个并发连接,实现多结点之间数据的并发传输。

第9题:

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部件是局域网交换机。局域网交换机町以存连接剑交换机端口的多个结点之间同时建立多个______。

A.传输层连接

B.IP包交换

C.并发连接

D.超连接


正确答案:C

第10题:

[问题3](4分)

交换机的选型是网络设计的重要工作,而交换机的背板带宽、包转发率和交换容量是其重要技术指标。其中,交换机进行数据包转发的能力称为(10),交换机端口处理器和数据总线之间单位时间内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称为(11)。某交换机有24个固定的千兆端口,其端口总带宽为(12) Mbps。


正确答案:

【问题3】(4分)

(10)包转发率

(11)背板带宽

(12) 4800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