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元代秘书的选拔制度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元代秘书的选拔制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为了提高见习秘书的素质,元政府曾数度下令,考选贴书,写发。然而,由于官场腐败,考官作弊,考生营私,考选方法很难得以顺利实行。地方官衙中秘书吏员的来源之一是从民间直接选用德,才兼备者充任司,县吏,这对于提高吏员素质有积极作用,但是,这种选拔方法实行的时间不长。
中央政府的秘书吏员是通过选取儒士和现役路吏中的优秀者或七品以下流官得以实现的。从秘书吏员的来源来看,元朝秘书吏员的选拔制度是比较完整的,它不但是要求秘书吏员具备良好的品行,还着重要求一定的专业工龄,具有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并建立起逐级升补的方法。
如果这些制度能严格执行,那么,秘书吏员的素质将得到保证,而且越是高级的官府,其秘书官吏的素质就高。但是,由于元朝的政治腐败,这些措施未能严格执行,尤其是对秘书吏员品行的要求,更未能按规定审查,以致元朝秘书吏员品行素质欠佳,舞弊现象比比皆是,成为官场黑暗的一大原因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元代的架阁库管理制度。


参考答案:

官府文卷照刷后,已绝经刷的文卷由文书惩办人员每季分拣整理一次,在文卷上写明“事目”和首尾张数,并以年月循序编排登记,再经检勾人员亲自检查,无误后,才能送架阁库归档。架阁库接到档案后,要为档案编力字号,写明封题,按照一定的方法上架存贮,检用档案要登记,用完后,必须立即送还,架阁库予以购销。


第2题:

简述秘书部门的主要制度。
(1)目标管理制度
①制定目标的原则
②制定目标的办法
③目标管理的实施与考评
④总结经验,实行奖惩
(2)调查研究制度
(3)岗位责任制度
(4)请示报告制度
(5)各种专业领域的制度

第3题:

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1)全称“行中书省”,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务;下设路、府、州、县。

(2)意义:有效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省制的开端。

第4题:

简述宋代秘书的选拔方式。
宋代秘书的主要来源为从科举考试中录用,和由地方官员自行聘任或从下级官府中提升。
宋代,科举取士的名额比唐代大大增加,其中被任用为秘书的不少,有的被直接派往皇宫和中央政府任秘书。另外,宋代还强调从基层提拔秘书官吏。

第5题:

试述历代秘书官吏的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
我国古代的秘书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是由低级至高级、由简单至复杂逐步完善起来的。就其选拔方式而论,有学校培养、科举考试、聘用,还有从有实际经验的职官中简选和从下级机关秘书中提拔等。就其选拔标准而论,有政治上可靠、文化水平高、博学多才、工于书法、业务能力强、实际工作经验多、年富力强、敏捷、能够保守机密等要求。至于考核,则有定期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包括德、行两个方面,采取下对上层层汇报、上对下层层审核的方式,以确保秘书的素质和工作效率。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第6题:

元代中书省的秘书部门。


参考答案:

承发司-负责文书的收发。管勾司-掌出纳四方文书,启拆缄封,邮递的程期。检校司-掌检校左右司,六部公事程期,文牍稽失。照磨所-负责文书的照刷,磨勘。时政科-负责记注皇帝言行和省,台,院,诸司奏闻之事。


第7题:

简述元代中书省的秘书部门
承发司-负责文书的收发。
管勾司-掌出纳四方文书,启拆缄封,邮递的程期。
检校司-掌检校左右司,六部公事程期,文牍稽失。
照磨所-负责文书的照刷,磨勘。
时政科-负责记注皇帝言行和省,台,院,诸司奏闻之事

第8题:

简述元代的监察制度。


正确答案:元朝以前,在地方宋建立过正规的监察机构。元朝则在地方建立了正规的监察机构,从中央到地方自成独立的监察系统。其监察机构有行御史台和诸道肃政廉访司。行御史台有二,一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简称南行台或南台,二为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简称西行台或西台。在至元十四年置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于扬州。归中央的御史台管领。至元二十七年规定,江南行台管江南的江浙、江西和湖广三个行中书省的监察,并总制江东、江西、浙东、浙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十道提刑按察司.南台的“官秩如内台”,其监察御史初置10人,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为24人,后定制为28人。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移治陕西,号陕西诸道行御史台”,亦隶御史台管领,管陕西、甘肃、四川和云南四个行中书省的监察,并统制汉中、陇北、四川、云南四道提刑按察司。“官秩如南台”,其监察御史一直为20人。中书省的腹里之地,以及河南、辽阳等行省的监察,由中央御史台直接管领,并统制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淮东、淮西、山南和辽东八道提刑按察司,肃政廉访司,在世祖至元六年建立时称提刑按察司.初为四道,至元十四年增为八道,后又不断增置,到至元二十八年改称肃政廉访司,至元三十年“遂定为二十二道”,即上述的南台所统十道,西台所统四道,以及内台所统的八道,这就把全国在地方的一百八十五路、分属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进行监察.各司视监察的需要,可以设立分司.每道肃政廉访司的官吏有法定的编制,规定每道设官8员,其中肃政廉访使、副使各2人,佥事4人,组成为领导核心.还有经历、知事、照磨兼管勾、书吏、泽吏、通事、奏嫠、典复等28人,各自履行法定的责职.因此,元朝从中央到地方所建立的严密的监察机构,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

第9题:

简述元代主要秘书吏员名目
1.案牍吏员,令吏(二品以上官衙中的案牍吏员的统称),司吏(设置于路总官府,府,州,县和录事司等地方官衙中),书吏,必闍赤(书写人或笔者)还有照略案牍-中央及地方各级衙门中管理案牍等事务的首领官;提控案牍-职掌同于照略案牍,设在府及上,中州等官衙中者为专职,设于路总管府和肃政廉访司者为兼职,多由书吏和都目升任。典薄-监,司等官署中管理文牍薄等事务的首领官。主案-地方官衙中起草案牍的人员,是吏员的助手,也是吏员的来源。写发-官府中抄写文书的见习吏员
2.翻译吏员。设置此职的目的,主要在于处理内政,翻译吏员分;译史,通事
3.传达吏员,宣使,奏差
4.其他重要秘书吏员,知印,典吏

第10题:

简述元代秘书的选拔制度
为了提高见习秘书的素质,元政府曾数度下令,考选贴书,写发。然而,由于官场腐败,考官作弊,考生营私,考选方法很难得以顺利实行。地方官衙中秘书吏员的来源之一是从民间直接选用德,才兼备者充任司,县吏,这对于提高吏员素质有积极作用,但是,这种选拔方法实行的时间不长。
中央政府的秘书吏员是通过选取儒士和现役路吏中的优秀者或七品以下流官得以实现的。从秘书吏员的来源来看,元朝秘书吏员的选拔制度是比较完整的,它不但是要求秘书吏员具备良好的品行,还着重要求一定的专业工龄,具有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并建立起逐级升补的方法。
如果这些制度能严格执行,那么,秘书吏员的素质将得到保证,而且越是高级的官府,其秘书官吏的素质就高。但是,由于元朝的政治腐败,这些措施未能严格执行,尤其是对秘书吏员品行的要求,更未能按规定审查,以致元朝秘书吏员品行素质欠佳,舞弊现象比比皆是,成为官场黑暗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