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藏书家王端履在《重论文斋笔录》中曾经评价过一位诗人的作品:“梅子流酸,芭蕉分绿,已是初夏风景,安得复有柳花可捉乎。”

题目
问答题
清代藏书家王端履在《重论文斋笔录》中曾经评价过一位诗人的作品:“梅子流酸,芭蕉分绿,已是初夏风景,安得复有柳花可捉乎。”请问他评价的是哪位诗人的什么作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句子中,含有介词“于”的是()

A、“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

B、于予与何诛!

C、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D、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下列诗句中,表现秋天风光的是( )

A.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B.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C.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D.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此诗“不怨而怨”,结合全诗分析这种感情。(4分)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
这首诗表面上似乎写隐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却隐含着孤独忧愤的抑郁之气。如首联两句,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着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谪南夷实为“幸”,实际上是含着痛苦的笑。颔联,“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他并不是真的具有隐士的淡泊和闲适。尾联,“来往不逢人”,于是放声高歌,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却恰恰透露出诗人强作闲适,对无人问津时自娱自乐的无奈调侃。纵观全诗,诗中把被贬谪的不幸称为“幸”,将孤独冷静的生活诠释为飘逸闲适的生活。实际上,这全都是诗人激愤的反语,在这种被美化了的谪居生活的背后,隐含的是诗人内心深深的郁闷和怨愤。因此,沈德潜评该诗“不怨而怨”是再贴切不过了。

第4题:

白居易曾经评价过这样一首诗:“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请问是哪位诗人的哪部作品得到这样的评价?


正确答案:是刘禹锡的《石头城》得到白居易这样的评价。

第5题:

苏东坡曾经高度评价过一首诗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请问评价的是哪位诗人的哪首作品?


正确答案:评价的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第6题:

著名藏书家多半会有自己的藏书楼,清代鲍廷博的藏书楼名叫()。

A.述古堂

B.汲古阁

C.知不足斋

D.士礼居


参考答案:C

第7题:

欧阳修曾经评价过一位诗人:“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请问他评价的是谁?


正确答案:欧阳修评价的这位诗人是曾巩。

第8题:

下列句子中的“然”是词尾的是()

A.虎以为然

B.臣诚见其必然者也

C.威王勃然怒曰

D.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


正确答案:CD

第9题:

这位诗人笔耕不辍,是一位多产的诗人,除了写诗之外,在生活中更是一位烹饪大师,他能文能武,曾经用一把长矛刺死过一只猛虎,请问他是谁?


正确答案:这位诗人是“陆游”。

第10题:

唐代诗人除了杜甫之外,还有一位诗人,也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他曾经发出过:“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的感慨。请问这位诗人是谁?


正确答案:这位诗人是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