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对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捐赠
通过国家机关,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
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对贫困山区的捐赠
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
个人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
第1题:
有关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B.自2002年1月1日起,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C.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D.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E.自2001年7月1日起,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第2题:
A.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B.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公益性青年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C.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D.个人通过中国境内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第3题:
李某对希望工程基金会的捐赠,正确的处理为( )。A.应全额在税前扣除 B.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3 000元 C.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 400元 D.超过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部分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4题:
某企业2008年收入总额为5000万,为“5.12”汶川地震灾区先后捐款共计1000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捐赠的1000万应当从纳税所得额中全部扣除
B.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C.为了避免企业以捐赠方式逃税,捐赠部分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D.捐赠部分是否从应纳税中扣除,以及如何扣除,要看该企业是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
第5题:
A.全额扣除
B.不能扣除
C.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扣除
D.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扣除
第6题:
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民政部门用于中国境内公益事业捐赠的扣除方法是 ( )。
A.可按应纳税所得额的3%计算扣除限额
B.可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0%计算扣除限额
C.可按应纳税所得额的30%计算扣除限额
D.可全额在税前扣除
第7题:
A.不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B.应全额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C.应全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D.在年度会计利润总额的12%的限额内准予扣除,不需纳税调整;超过部分不得扣除,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第8题: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A:10%
B:12%
C:25%
D:30%
第9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对个人所得的捐赠的处理正确的有( )。
A.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希望工程的捐赠,捐赠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B.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全额扣除
C.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捐赠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D.个人的所得(不含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用于对非关联的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的资助,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全额扣除
第10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的,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后计算其应纳税额,该扣除的数额是( )。
A.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
B.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50%的部分
C.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60%的部分
D.可以全额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