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格八法

题目
名词解释题
四格八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是清朝对秘书官吏考核的措施。四格指;才,守,政,年;八法指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软,不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比较两种降血脂药物的有效率,若两组样本例数的合计小于40,应采用下列哪种假设检验方法:()。

A.Fisher’s确切概率法

B.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C.校正配对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D.配对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E.校正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参考答案:A

第2题:

A.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χ检验公式
B.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χ检验的校正公式
C.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χ检验的专用公式
D.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χ检验的校正公式
E.四格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

对96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分别用排螺旋CT和HRCT两种CT方法扫描检查肺气肿患病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欲比较两种CT的煤工尘肺肺气肿检出率是否有差异,宜采用

答案:B
解析:
1.该资料中,同一患者分别用两种CT方法进行扫描检查,为配对设计的四格表资料。本例b+c=9<40,宜采用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X2检验的校正公式,故选项B正确。2.该资料为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目的在于比较两种药物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有效率是否有差异。本例中,n=84>40,最小理论频数T=42×18/84=9>5,可用χ检验基本公式χ=∑或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X2检验的专用公式χ=,故选项C正确。

第3题:

治疗腰部疾病的中医手法不包括()

A、接骨八法

B、针灸

C、治筋八法

D、上骱八法


答案:B

第4题:

用A、B两药分别观察治疗某病疗效,各观察15人,欲比较两药疗效,宜采用()。

  • A、四格表x2检验
  • B、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 C、四格表校正x2检验
  • D、配对x2检验

正确答案:B

第5题:

四格八法
是清朝对秘书官吏考核的措施。四格指;才,守,政,年;八法指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软,不谨

第6题:

四格表资料如存在下列哪种情况,需选择确切概率法 A. 1≤T<5且n≥40 B. T≥5且n≥40

四格表资料如存在下列哪种情况,需选择确切概率法

A. 1≤T<5且n≥40

B. T≥5且n≥40

C. T<1

D. n<40

E. n≥40


答案:CD

第7题:

比较A、B两药疗效(以优、良、中、差记录)的优劣,宜用

A.秩和检验
B.t检验
C.行列表X检验
D.四格表X检验
E.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答案:A
解析:
比较A、B两药疗效的优劣,疗效(以优、良、中、差记录)为等级资料,因此两药疗效比较应采用秩和检验,t检验用于计量资料两样本均数比较,四格表资料χ检验用于两样本率比较,行×列表资料χ检验是针对多样本构成结构差别的比较。故答案是 A。

第8题:

清朝对职官进行考绩的考核标准是( ).

A.四格

B.京察

C.大计

D.六法


正确答案:AD
清朝的职官考绩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使用这两种考绩制度进行考核的标准是“四格”和“六法”。所谓“四格”是指“才”(指才干,分长、平、短三等),“守”(指操守,分廉、平、贪三类),“政”(指政务,分勤、平、怠三类),“年”(指年龄,分青、中、老三类)。所谓“六法”是指“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足”“年老”“有疾”等六个方面的缺失。

第9题:

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 A、四格表卡方检验
  • B、四格表卡方校正检验
  • C、t检验
  • D、U检验
  • E、四格表精确概率法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八敬戒: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因为都是规定尼众恭敬比丘尊重比丘的事,所以後人称之为八敬法。


正确答案: 一、百岁尼要礼初受戒比丘。
二、不骂比丘,不谤比丘。
三、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
四、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先於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此丘僧为之授戒)。
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
六、每半月须求比丘教诫。
七、不同比丘同住一处结夏安居,也不得远离比丘住处结夏安居(为便利请求教诫故)。
八、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的三种自恣(自由举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