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耐力素质及其分类。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耐力素质及其分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它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人的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耐力素质可分为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耐力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


正确答案: 1.有氧耐力训练:
(1)采用连续训练方法发展有氧耐力
(2)采用间歇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
2.无氧耐力:强度、负荷数量、重复练习的次数和组数、间歇时间
3.ATP-CP系统供能的训练

第2题:

简述耐力素质的分类。


正确答案: 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
肌肉耐力又称力量耐力,力量耐力又可分为动力性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量耐力。
心血管耐力又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第3题:

简述素质教育及其基本内涵。


正确答案:


第4题:

什么是“速度素质”?简述速度素质的分类及常用测量法。


正确答案: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分类:
(1)位移速度:4秒冲刺跑,30—100半跑
(2)动作速度:坐姿快速踏足测验,两手快速敲击测验
(3)反应速度:反应时测验

第5题:

什么是耐力素质?发展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的能力。也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和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注意事项:
①耐力素质联系应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②注意在耐力素质练习中体现个性化特点。
③耐力练习中应注意呼吸方法,节奏和深度。
④耐力练习时注意激发练习者的主动性。
⑤注意有氧耐力练习与无氧耐力练习结合
⑥根据各专项特点和要求,科学安排耐力训练的运动负荷。
⑦发展耐力素质时,应对技术进行严格要求。
⑧耐力练习后应注意消除练习者的疲劳。⑨在耐力练习中要及加强医务监督。

第6题:

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分为()

  • A、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
  • B、动力性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量耐力
  • C、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 D、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

正确答案:A

第7题:

简述素质及其要点。


正确答案: 素质:人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
概念要点:第一,素质首先是教化的结果。第二,素质是自身努力的结果。第三,素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第四,素质具有可塑性。

第8题:

学生身体素质发育的顺序()

A、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

B、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

C、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

D、耐力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


参考答案:A

第9题:

简述速度素质的分类。


正确答案: 速度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速度是一项很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
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1)位移速度: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移动一定距离所需的最短时间,包括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和正负加速度。
(2)动作速度:指人体快速完成某个动作或成套动作的能力。
(3)反应速度: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觉等)的快速应答能力。

第10题:

简述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提高速度的方法有:反应速度的练习;动作速度的练习;位移速度的练习。
提高速度耐力的方法:主要是无氧运动练习,如300-500米的全速跑、间隙跑,心率应保持在160次/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