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的行草传世作品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王献之的行草传世作品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而且能自成新貌,成就卓然。他的传世作品有楷书:《洛神赋》行书:《廿九帖》《十二月帖》等。行草:《中秋帖》《鸭头丸》等。你们知道后人把他和他父亲并称为什么吗?


正确答案:后人把他和他父亲并称为二王。

第2题:

王献之的行草传世作品有()()等。


正确答案:《中秋帖》;《鸭头丸》

第3题:

学书典故有“退笔冢”“铁门限”,传世作品有《真草千字文》的是( )。

A.王献之

B.王褒

C.智永

D.虞世南


正确答案:C

第4题:

欧阳询的楷书传世作品有哪些?


正确答案: 《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等。

第5题:

下列哪幅作品不是王献之用行草书写的().

  • A、《洛神赋》
  • B、《鸭头丸帖》
  • C、《中秋帖》
  • D、《二十九日帖》

正确答案:A

第6题:

王献之书法的成就与其父相比如何?他的主要传世书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王献之天资聪颖,又得于书香世家的熏陶和其父王羲之的精心培养,从小就非常热爱书法、刻苦学习,而且敢于大胆创新。曾取扫帚沾泥汁在墙上写方丈大字。因此他能脱颖而出,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唐张怀瓘《书断》将其隶书、行书、草书、飞白列入神品。他说:王献之最初跟他的父亲学习,后来又学习张芝的书法,在学习中不受古人规矩法度的制约,敢于创造自己独特的书写方法。行笔率意随和,而力量沉雄,符合自然的审美法则。其心志宏阔,气度飘逸,少有人能和其匹敌。张怀瓘还在他的《书议》里评论献之于行草之外又创新体时说:“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可见在书法史上将其与王羲之并称为“二王”、“羲献”是当之无愧的。
有人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成就超过了他的父亲。如宋朝米芾在其《书史》中评道:“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张怀瓘也认为王献之“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入圣,筋骨紧密,不减于父”。并又赞叹道:“神勇盖世,况之于父,犹拟抗行,比之钟、张,虽就敌,仍有擒盖之势。”黄庭坚则认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草书各有特点,并以文章比喻,把王羲之的草书比做《左传》,将王献之的草书比做《庄子》。但是,也有人认为王献之的书法不如他的父亲,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最。他说:“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踨拘束,若严家之饿隶……斯兼二者,因翰墨之病欤。”认为其字体干瘦,笔迹拘禁。南梁袁昂在其《古今书评中》也认为王献之的字体拖沓“殊不可耐”。平心而论,纵观王献之留下来的书迹,这些贬论是不贴切的,其笔意外展,潇洒倜傥,比王羲之的书法更有纵逸俊美之致,其成就即使不比王羲之高,也是堪与其父齐肩的。世传书迹以小楷《洛神赋十三行》,以及《中秋帖》、《鸭头丸帖》、《保母砖志》、《廿九日帖》、《地黄汤帖》、《辞中令帖》、《鹅群帖》、《授衣帖》、《舍内帖》、《东山帖》等最为著名。据传,王献之还善于作画。有一次桓温请他在扇上写字,他不慎将笔掉在了扇子上,就趁那落笔的污点,画成了一头牛,很是精妙,深得桓温喜爱。

第7题:

张旭的传世作品有哪些?


正确答案: 楷书:《郎官石记序》等。
大草:《肚痛帖》《冠军帖》《古诗四帖》等。

第8题:

王献之的传世作品有哪些?


参考答案:

楷书:《洛神赋》
行书:《廿九帖》《十二月帖》等。
行草:《中秋帖》《鸭头丸》等。


第9题:

王献之的行草传世作品有哪些?


正确答案:行草:《中秋帖》《鸭头丸》等。

第10题:

李邕的传世作品有哪些?


正确答案:《李思训碑》《麓山寺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