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为改善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某社区进行了营养教育和强化食品的联合干预措施,分别在干预前后对儿童及其父母的营

题目
多选题
案例描述:为改善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某社区进行了营养教育和强化食品的联合干预措施,分别在干预前后对儿童及其父母的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儿童的血红蛋白值。现要对该缺铁性贫血干预项目进行效果评价。欲对该干预项目的近期效果进行评价,可选择()指标。
A

健康知识知晓率

B

伤残调整生命年

C

营养知识均分

D

生活质量指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强制规定为儿童设置特殊车座属于儿童伤害预防干预措施中的哪一项?()

A.教育干预

B.工程干预

C.强制干预

D.经济干预


参考答案:C

第2题:

营养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

A.了解社区人群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动员社区人群积极参与营养工作
C.社区营养监测、干预和评价
D.社区营养改善
E.制订营养教育计划

答案:A,C,D
解析:
社区营养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了解社区人群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社区营养监测、干预和评价;社区营养改善

第3题:

食物营养干预包括膳食结构改善、食品强化、营养素补充等多种手段。( )


正确答案:√

第4题:

请对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干预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项目的总目标是降低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项目的分目标是: 1.提高学生、家长、教师营养知识的知晓率。 2.提高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的摄人量。 3.建立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检测系统。 此干预项目效果评价的指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知识和信念指标
1)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宝塔等营养知识,目标人群能说出3种含铁丰富食物的比例、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铁吸收的比例。
2)缺铁性贫血防治知识:目标人群能说出两种缺铁性贫血的危害、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2)行为指标:检测行为流行率,即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入频率、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食用率。
(3)组织和政策指标:每年检测血红蛋白的学校数目、学生健康档案建立健全的学校数目、学校健康教育课时。
(4)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治愈率。

第5题:

某社区是一个农村社区,经济水平低,该社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29.3%,低体重率为15.6%。当地由于近年来持续干旱,粮食供应不足。6月龄后即时添加辅食只有50%,5岁以下儿童的父母缺乏营养知识。请确定干预措施效果的顺序。


正确答案: 营养教育>断奶和强化食品>食物生产

第6题:

案例描述:请对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干预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项目的总目标是降低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项目的分目标是:1.提高学生、家长、教师营养知识的知晓率。2.提高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的摄人量。3.建立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检测系统。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此干预项目效果评价的指标是什么?

2.用什么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
1.答:(1)知识和信念指标1)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宝塔等营养知识,目标人群能说出3种含铁丰富食物的比例、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铁吸收的比例。2)缺铁性贫血防治知识:目标人群能说出两种缺铁性贫血的危害、缺铁性贫血的原因。(2)行为指标:检测行为流行率,即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入频率、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食用率。(3)组织和政策指标:每年检测血红蛋白的学校数目、学生健康档案建立健全的学校数目、学校健康教育课时。(4)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治愈率。2.答:采用卡方检验法比较指标比率和构成比的变化情况。

第7题:

探索()以下贫困家庭儿童和残疾儿童生活津贴制度的运作机制,探索对儿童实施营养干预和补助的方法,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正确答案:5岁

第8题:

为了防止碰伤儿童,某品牌的家具推出磨平棱角的款式。这属于下面哪种干预措施( )。

A.主动干预

B.教育干预

C.技术干预

D.强制干预

E.紧急处置


正确答案:C
此题暂无解析

第9题:

案例描述:某农村社区,经济水平较低,属全国贫困乡,近年来又持续干旱、粮食歉收。该社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29.3%,低体重率为15.6%,6月龄后辅食添加率为50%,5岁以下儿童父母营养知识知晓率仅为35%,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为了解决该社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情况,要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在为该社区选择干预措施时,最先考虑的是()标准。

  • A、相关性
  • B、可行性
  • C、整合性
  • D、有效性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请对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干预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项目的总目标是降低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项目的分目标是: 1.提高学生、家长、教师营养知识的知晓率。 2.提高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的摄人量。 3.建立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检测系统。 用什么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 采用卡方检验法比较指标比率和构成比的变化情况。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