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上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1.8m,拟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6m,问下列

题目
单选题
软土地基上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1.8m,拟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6m,问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该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因素?()
A

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

B

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

C

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

D

换填垫层下的软土的力学性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换填法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换填法适用于深层地基处理,浅层地基处理很少采用

B.换填法用于膨胀土地基可消除地基土的胀缩作用

C.换土垫层与原土相比,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变形小等优点

D.经过换填法处理的人工地基或垫层,可以把上部荷载扩散传至下面的下卧层


参考答案:A

第2题:

某二级公路,路段地基软土厚度Im左右,可用( )进行软土处理较合适。

A.换填垫层
B.抛石挤淤
C.稳定剂处理
D.粒料桩
E.CFG

答案:A,B,C
解析:

第3题:

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弱地基时,垫层宽度主要是按下列哪个条件确定()

A、满足应力扩散从而满足下卧层承载力要求

B、对沉降要求的是否严格

C、垫层侧面土的强度,防止垫层侧向挤出

D、振动碾的压实能力


参考答案:A

第4题:

某二级公路,路段地基软土厚度1m左右,可用( )进行软土处理较合适。

A.换填垫层
B.抛石挤淤
C.稳定剂处理
D.粒料桩
E.CFG桩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软土地基处治施工技术。浅层处理可采用换填垫层、抛石挤淤、稳定剂处理等方法,处理深度不宜大于3m。

第5题:

软土地基上的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2m,拟采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5m。问影响该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

A、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
B、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
C、换填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
D、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

答案:A,B,C
解析:
当地基表层存在不厚的软弱土层且不能满足使用需要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挖除,另外填筑易于压实的材料。或者如果软弱土层较厚而全部挖除不合理时,可将其部分挖除,铺设密实的垫层材料,但必须进行换填层以下土层的承载力及变形验算,以上这种挖除回填统称为换填法。
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影响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和换填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不会影响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性能。

第6题:

用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土地基,最理想的换填材料是()

A.粘性土

B.粉土

C.膨胀土

D.砂土


参考答案:D

第7题:

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土地基,垫层设计应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垫层设计时要求()。
A.垫层厚度越厚越好
B.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0. 25倍基础宽度
C.垫层压力扩散角不大于28°
D.浅层软土厚度不大的工程,应置换掉全部软土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5. 1.1条,除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层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厚度外,一般情况下,垫辱的分层铺填厚度可取200~300mm;浅层软土厚度不大的工程,应置换掉全部软土

第8题:

利用换填法进行地基处理,垫层的设计的参数不包括()。

A.垫层的厚度

B.承载力和沉降

C.垫层的宽度

D.吸水率


参考答案:D

第9题:

某软土地基上建设2~3层别墅(筏板基础、天然地基),结构封顶时变形观测结果显示沉降较大且差异沉降发展较快,需对房屋进行地基基础加固以控制沉降,下列哪种加固方法最合适?(  )

A、树根桩法
B、加深基础法
C、换填垫层法
D、增加筏板厚度

答案:A
解析:
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地下铁道的原有建筑物加固工程;换填法又称换土法,换土法是指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适用于地基表层存在着厚度不大且易于挖除的不良土层;加深基础法进行地基基础加固,不能控制沉降;增加筏板厚度来控制沉降,效果不明显。

第10题:

采用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时,下述()不正确。()

  • A、垫层顶面尺寸不得小于基础底面尺寸
  • B、应力扩散角一般为35°
  • C、砂垫层厚度一般取1~3m
  • D、计算变形时砂垫层本身的沉降量可忽略不计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