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尸体解剖应注意哪些问题?

题目
问答题
动物尸体解剖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要调查了解病史、流行病学和临床化验指标、诊治情况、饲养管理及免疫情况。
②要分析剖检病变,分清主次、原发还是继发。
③要选择远离人群、畜群的地点或在专门剖检室剖检。
④做好器械消毒。
⑤剖检完毕,应彻底消毒场地、用具、车辆,焚烧或深埋尸体。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握手有哪些禁忌(握手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注意的问题很多,如不能用左手握手;男士不能戴手套握手;不可交叉握手;不可握完手后擦手;握手不能太用力或无力。

第2题:

动物尸体解剖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①要调查了解病史、流行病学和临床化验指标、诊治情况、饲养管理及免疫情况。
②要分析剖检病变,分清主次、原发还是继发。
③要选择远离人群、畜群的地点或在专门剖检室剖检。
④做好器械消毒。
⑤剖检完毕,应彻底消毒场地、用具、车辆,焚烧或深埋尸体。

第3题:

搜集文献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1)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即尽量使用逆查法。(2)以影响大、质量高的文献为主。(3)尽量多搜集第一手资料,少搜集多次转述的资料。(4)注意搜集代表各种各样观点、得出不同结论甚至相互矛盾结论的文献。(5)不仅搜集教育科学领域的资料,还应该搜集相关领域、学科、专业的有关资料。

第4题:

动物尸体解剖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及早解剖,减少死后变化。
②防止疫病扩散,做好解剖人员的防护工作。
③解剖过程中应全面观察,客观描述,详细记录病变。

第5题:

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应注意的问题是?


正确答案: 1)瘤胃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一般需2~4周适应期。
2)用尿素提供氮源时,应补充硫、磷、铁、锰、钴等的不足,因尿素不含这些元素,且氮与硫之比以10-14:1为宜。
3)供给足够的碳源。
4)当日粮已满足瘤胃微生物正常生长对氮的需要时,添加尿素等NPN效果不佳。一般高能或高采食量情况下,微生物生长旺盛,对NPN的利用能力较高。
5)一般奶牛饲粮中尿素的用量不能超过饲粮干物质的1%,才能保证既安全,又有良好的效果。如果饲粮本身含NPN较高,如青贮料,尿素用量则应酌减。

第6题:

操纵自动变速器应注意哪些问题?途中损坏后拖车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①手柄应先选档,后踩油门。
②接通前进档(或倒档)后,不应立即猛将油门踩到底。
③在高速行驶时,不允许把手柄从D位移到“I”位或“L”位。
④发动机不工作时,油泵不泵油,自动变速器不工作,故不允许发动机熄火。
⑤汽车因故不能行驶,需要长距离牵引时,牵引距离不得超出80кm,牵引速度不得大于30кm/h。因为齿轮机构无润滑油,增加磨损。

第7题:

对反刍动物饲喂尿素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应喂给成年反刍动物而不应喂给幼龄动物。同进辅以足量的易溶性碳水化合物。供给适量的饲料蛋白。供给一定量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严禁随水喂给。喂量不可过多,应少量多次,逐渐适应。

第8题:

运用问题情景导入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1)难易适度,具有启发性。悬念问题的设置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要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太难,会降低幼儿学习积极性;太易,难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问题的提出要明确具体,形象生动,紧扣教学内容。 
(3)要把握好提问时机,在幼儿难得其解,将幼儿注意、思维活动引入某一探
索方向的情况

第9题:

停车放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倒放空时应注意哪些?


正确答案: (1)停车开放空时,首先要注意到应该保温保压的槽是否已切除系统。
(2)不要卸压太快,开放空阀时应缓慢,并且保持放空阀以前的系统压力正常,以便保证没停部分的工艺条件稳定。
(3)放空阀开以后应检查是否气体通过了。如没气体通过要立即检查流程及阀门是否正确。如流程对,则应检查阀门是否有问题。
倒放空时,一定要注意检查流程是否正确,确认是应开的阀以后,应先稍开该阀,然后缓慢关原来的放空阀,直到压力和系统平衡时再开应开的阀,关原放空阀,不要憋压和卸压太快,造成工艺条件波动。

第10题:

观察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也就是要弄清楚观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避免遗漏重要部分,过多记录无关现象。
2、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观察要客观,观察者应该实事求是地根据所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记录及分析整理所搜集的材料,不应带有任何预期的主观倾向或偏见。否则,尽管占有了第一手资料,也不能从中获得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结论。
3、要善于记录,便于整理。
(1)正确无误,如实记录,不凭主观臆断,做到没有水分。
(2)周密完整,全盘记录,不能有随意性。
(3)详细有序,有条不紊,不要随便颠倒。
(4)可以辅以小录音机、录像机等观察设备。
4、要有确定的范围,明确的指标。对主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要有确定的范围、明确的指标。不然观察时就不能准确记录出现的行为和事件,这将会影响获得数据的科学价值。因此,观察者在进行观察前要对所有的观察行为,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掌握必要的知识,弄清观察的行为指标。
5、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学前教育观察研究有许多种,观察者应根据观察任务和对象,选择能最有效、最准确提供所要搜集的信息又最可行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拟出观察方案。这就要求观察者必须熟悉各种观察方法,了解每种观察方法有什么优缺点,以便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