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价值关系
B、教师、儿童与教育情景、教育媒介之间的价值关系
C、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价值关系
D、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价值关系
第2题:
教师在组织儿童观察活动中的指导要点有哪些?
(1)利用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
(2)引导儿童综合利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
(3)教会儿童全面有序地观察。
(4)引导儿童在观察中比较不同事物的特征。
(5)将观察和儿童对观察对象的操作活动相结合。
(6)在观察的同时可运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儿童的思考。
(7)鼓励儿童用语言表达、交流观察的发现。(8)指导儿童学习用各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略
第3题:
第4题:
下列做法中符合学前儿童心理环境创设要求的是()
第5题:
教师指导和儿童探索之间有什么关系?
(1)教师指导和儿童探索之间既不是截然对立的,也不是毫不相干的,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教师指导是对儿童探索过程的指导,而儿童的探索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探索。
(2)教师的指导不是代替儿童的主动探索,而是帮助儿童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索。教师不可能简单地把“科学”从自己的口袋转移至儿童的口袋中,而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探索活动,让儿童自己建构对科学的理解。教师只是儿童学科学的引路人。
(3)儿童的科学探索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适当指导,能够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优化儿童的科学探索过程,并促使儿童得到积极的结果。它是儿童学科学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略
第6题:
第7题:
在学前儿童阶段,教师主要是指导儿童学习()、()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
略
第8题:
教师指导儿童进行语言游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指导儿童游戏的过程。()
第9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
第10题:
教师参与到儿童的科学探索过程中,其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