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唱二黄调的徽班进京后,以唱西皮腔为主的湖北汉调艺人也进了京,“徽汉合流”将西皮腔和二黄腔结合在一起,形成京剧的皮黄腔的

题目
多选题
继唱二黄调的徽班进京后,以唱西皮腔为主的湖北汉调艺人也进了京,“徽汉合流”将西皮腔和二黄腔结合在一起,形成京剧的皮黄腔的湖北艺人是()
A

程长庚

B

余三胜

C

谭鑫培

D

谭志道

E

杨小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四大徽班艺人进京,最终促成了以皮黄腔为主的京剧的诞生。

  • A、18世纪末
  • B、19世纪初
  • C、19世纪末
  • D、18世纪初

正确答案:A

第2题:

京剧“南梆子”的唱腔特点:()。

  • A、细致优美,旋律性强,擅长表现细腻、欢悦的情调,属于西皮类唱腔。
  • B、擅长表现委婉缠绵、哀怨凄楚、激越愤怒的情绪,伴奏与二黄腔接近。
  • C、激越愤怒,是净角常唱的唱腔。

正确答案:A

第3题:

京剧是吸收了徽腔、秦腔、昆剧、汉调之长形成的,享有“国粹”之称()


答案:对
解析:

第4题:

西皮由秦腔传至湖北逐渐演变而成;二黄则产生于(),由吹腔演变而成,它于乾隆五十五年由“安庆”徽班带入北京,与梆子、昆、高腔等同台演出,受到群众的重视,其后道光年间湖北艺人王洪贵带班到京,使徽、汉的二黄、西皮进一步合流,从而产生了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的京剧。(京剧的产生)


正确答案:安徽

第5题:

继唱二黄调的徽班进京后,以唱西皮腔为主的湖北汉调艺人也进了京,“徽汉合流”将西皮腔和二黄腔结合在一起,形成京剧的皮黄腔的湖北艺人是()

  • A、程长庚
  • B、余三胜
  • C、谭鑫培
  • D、谭志道
  • E、杨小楼

正确答案:B,D

第6题:

一百、“举鼎观画”一般都唱二黄腔,哪位艺术家不唱二黄?他唱的是什么腔?


正确答案: 林树森,拨子腔。

第7题:

汉剧源于徽班,清雍正年间,形成以湖广官话为舞台语言,以西皮、二黄为主体,兼收昆曲、山歌、佛曲等客家地区剧种而形成,旧称“外江戏”。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四大徽班艺人进京,最终促成了以皮黄腔为主的京剧的诞生。

A18世纪末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

D18世纪初


A

第9题:

粤剧是在明末清初由“外江班”将外省声腔剧种带到岭南,形成了广东“本地班”一唱众和的“广腔”。清雍正年间,广东“本地班”汇集众腔之长,以西皮、二黄为基本唱腔,并吸收广东南音、粤讴、木鱼等民间曲调,逐渐形成粤剧。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明末清初,主要唱()等调;差不多与此同时,南下湖广地区的(),又吸收了安徽传入的(),逐渐发展成(),主要唱()等调。从清乾隆五十五年开始,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汉调、秦腔也入京献艺,于是以徽汉二调为主,吸收昆腔、秦腔唱法,又接受北方方言的影响,创造了新的唱腔,以京韵念白,形成今天的京剧。


正确答案:吹腔、二黄;秦腔;二黄;汉调;西皮、二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