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题目
单选题
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

光电效应实验

B

伦琴射线的发现

C

a粒子散射实验

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能正确反映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方程是( )。


答案:B
解析: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指用快速粒子(天然射线或人工加速的粒子)穿入原子核的内部使其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A、C两项都是原子核的衰变,B项是人类实现的第一次原子核的人工转变,D项是重核裂变。

第2题:

滑膜关节具有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并非每个关节所特有。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距原子核越远的电子结合能越小
  • B、结合能与原子序数无关
  • C、电子的结合能越大,从原子内移走电子所需要的能量越大
  • D、结合能是原子能级的负值
  • E、激发和电离都能使原子的能量状态升高

正确答案:B

第3题:

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散射与实验不符这说明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4题:

发现电子的意义在于()。

  • A、揭示了原子核的存在;
  • B、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割的观念;
  • C、打开了研究分子窗口;
  • D、证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玻尔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 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能级假设
  •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正确答案:A

第6题:

关于原子核、原子核的裂变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任何原子核都能发生核裂变

C.

D.发生α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相比,中子少4个

答案:C
解析: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而不是结合能越大,A项错误。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如铀、钍和钚等才能发生核裂变,B项错误。,质量数少了32,全部是因为α衰变,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故α衰变次数为(238-206)÷4=8次。仅衰变时质子数会减少2×8=16个,β衰变又会使质子数增加1,故β衰变次数为82+16—92=6次,C项正确。发生α衰变时,质子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故中子数减少2,D项错误。

第7题:

按照卢瑟福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物质由原子组成,每个原子均由原子核及电子组成,电子由于受原子核的吸引力沿一定的轨道绕核旋转。核外的电子因距离核远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壳层。每个可能轨道上的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且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电子的能量是A、动能

B、势能

C、动能与势能之和

D、正值

E、零

表征原子的能量状态的称为A、原子能级

B、轨道半径

C、结合能

D、电离能

E、激发能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

第9题: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明了()。

  • A、原子是有结构的;
  • B、原子核是有结构的;
  • C、分子是有结构的;
  • D、原子是有核的。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物质由原子组成,每个原子均由原子核及电子组成,电子由于受原子核的吸引力沿一定的轨道绕核旋转。核外的电子因距离核远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壳层。每个可能轨道上的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且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是().

  • A、结合力
  • B、激发能
  • C、电离能
  • D、跃迁
  • E、基态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