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曰“匠,木工也。从巳,从斤。斤,所以作器也。”

题目
判断题
《考工记》曰“匠,木工也。从巳,从斤。斤,所以作器也。”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匠石运斤成风”中“斤”的文中义是"金千斤"。()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三筐苹果共重120斤,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15斤放入第二筐,从第二筐中取出8斤放 入第三筐,从第三筐中取出2斤放入第一筐,这时三筐苹果的重量相等,问原来第二筐中有苹 果多少斤?

A.33
B.34
C.40
D.53

答案:A
解析:
操作以后三筐苹果的重量相等,可知此时第二筐苹果有120÷3=40斤,在之前睇二筐被放人了 15斤,又拿出了 8斤,则原来第二筐的苹果有40-15+8=33斤,选A。

第3题:

三筐苹果共重 120 斤,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 15 斤放入第二筐,从第二中取出 8 斤放入 第三筐,从第三筐中取出 2 斤放入第一筐,这时三筐苹果的重量相等,问原来第二筐中有苹果多少斤?

A.33 斤 B.34 斤 C.40 斤 D.53 斤


正确答案:A

由题意可知:最近三个筐一样重,一共是120斤,则三个筐都应该是40斤,第二个筐放进15斤,拿走8斤,就等于放进去7斤,所以原来的重量是40-7=33(斤)。所以正确答案为A。

第4题:

1公斤燃料从理论上计算需要14.3公斤空气正好完全燃烧,而实际供给的空气量是17.2公斤,则过剩空气系数就是()


正确答案:17.2/14.3=1.2

第5题:

从1964年起,我国薯类按5公斤的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入粮食产量。


答案:对
解析:
从1964年起,我国薯类按5公斤的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入粮食产量。

第6题:

三筐苹果共重120斤,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15斤放入第二筐,从第二筐中取出8斤放入第三筐,从第三筐中取出2斤放入第一筐,这时三筐苹果的重量相等,问原来第二筐中有苹果多少斤?

A.33

B.34

C.40

D.53


正确答案:A
解析:操作以后三筐苹果的重量相等,可知此时第二筐苹果有l20+3=40斤,在此之前第二筐被放人了l5斤,又拿出了8斤,则原来第二筐的苹果有40-15+8=33斤,选A。

第7题:

从1964年起,我国薯类按5公斤的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人粮食产量。()


答案:对
解析:
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1963年以前按每4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从1964年开始改为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

第8题:

《考工记》曰:“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9题:

水轮发电机从理论上讲,()长期运行。

  • A、也可以作无励磁;
  • B、也可以作非全相;
  • C、也可以作电动机;
  • D、失磁后仍能。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翻译: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


正确答案: 韩厥梦见他的父亲子舆对自己说:“明天要避开车的左右位置。”因此韩厥就在战车的中间位置驾车追赶齐侯。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人,他是个君子。”齐侯说:“称他为君子还要射他,不合于礼。”射左边的人,左边的人掉到车下;射右边的人,右边的人倒在车中。綦毋张失去了战车,跟着韩厥说:“请让我搭乘你的战车。”上车站在左边右边,韩厥都用胳膊肘推挡他,让他站在自己身后。韩厥俯身扶稳右边被射伤的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