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内部审计师被授命前往某公司进行审计,在对该公司风险管理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内部审计师应该采取的行动:()

题目
单选题
某内部审计师被授命前往某公司进行审计,在对该公司风险管理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内部审计师应该采取的行动:()
A

对信息系统的经营部门审计中,通过判断该部门目标与组织整体目标的一致性来评估该部门的有效性

B

就业务流程中发现的风险信息在组织内部及时沟通,让职员、管理层和董事会履行其相关责任

C

在生产加工部门针对其所有资产的安全性进行审查,并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

D

在对采购循环系统的审计过程中通过管理风险协助管理层改善风险管理流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内部审计师被授命前往某公司进行审计,在对该公司风险管理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内部审计师应该采取的行动:

A.对信息系统的经营部门审计中,通过判断该部门目标与组织整体目标的一致性来评估该部门的有效性
B.就业务流程中发现的风险信息在组织内部及时沟通,让职员、管理层和董事会履行其相关责任
C.在生产加工部门针对其所有资产的安全性进行审查,并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
D.在对采购循环系统的审计过程中通过管理风险协助管理层改善风险管理流程

答案:D
解析:
内部审计师必须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对风险进行管理,进而避免承担任何管理层分责任。

第2题:

某内部审计主管在检查内部审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时,认为“被审计单位正在无效率经营”这项表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主管应该指导内部审计师采取哪种行动?

A.从审计工作底稿文件档案中把这个论述剔除
B.取得被审计单位对这项陈述的意见
C.研究和确认衡量经营效率的标准
D.解释说明这是审计师的意见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内部审计师授命对组织内某部门进行审计,该内部审计师在审计前就送达内部控制调查问卷,这么做的原因不是:

A.被审计部门能够在审计开展前先进行自我评价
B.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提供一定的保密行为
C.通过反馈帮助内部审计师调整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
D.让被审计部门了解即将被审计的范围并做好准备工作

答案:B
解析:
调查问卷并没有保密的功能。

第4题:

以下哪种陈述最能体现内部审计机构针对先前审计工作进行跟踪检查的责任?

A.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复查,看其是否采取了纠正行动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果不采取行动,是否是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责任
B.内部审计师应该确认期望的结果是否已经实现,不必关注高级管理层、董事会已接受不采取行动或建议带来的风险
C.高级管理层不必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协商决定何时按照内部审计师和法规部门的建议采取纠正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答案:A
解析:
根据《实务公告》“后续程序”的内容,“内部审计师应确认管理层已经采取行动或已落实的建议。内部审计师应该确认期望的结果已经实现,或高级管理层、董事会已接受不采取行动或建议所带来的风险”。

第5题:

某内部审计师在对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调查分析时估计内部控制可能存在漏洞,那么该内部审计师接下来应该:

A.将这一漏洞与管理层进行沟通
B.扩大审计范围
C.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这一缺陷
D.绘制内部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答案:B
解析:
在初步调查分析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时,应该扩大审计的工作范围以确定问题的真实情况。

第6题:

某内部审计主管在复核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时,认为“被审计单位正在无效率经营”这项表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主管应该指导内部审计师采取哪种行动?( )

A.从审计底稿文件档案中把这个论述剔除
B.取得被审计单位对这项陈述的意见
C.研究和确认衡量经营效率的标准
D.解释说明这是内部审计师的意见

答案:C
解析:
A不正确,工作底稿应该记录工作全过程,不能因为证据不充分就将论述删除,正确方法应该是采取措施改进存在的问题。B不正确,没有必要这样做。C正确。复核工作底稿的目的是保证工作底稿列示的证据是充分的、可靠的、相关的和有用的,以便工作底稿能够充分支持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如果在工作底稿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正在无效率经营”这项表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则必须要求内部审计师采取纠正措施来解决问题。确认经营效率是否低下,需要采用适当的标准来衡量,而且必须在表达意见以前描述采用的衡量标准,故本题应首先研究和确认标准,以衡量该单位是否无效经营。D不正确,复核工作底稿是首席审计官的责任,一旦发现问题,就要采取措施加以纠正,而不能仅仅作解释。

第7题:

某位刚任职的内部审计师发现对于审计业务客户的运算发生了重大变化,该公司的高级审计师告诉他这是由于新任的经理吸引的客户增加引起的,所以告知其不用在意,那么该新任职的内部审计师应该:

A.听从高级审计师的建议,并因为节约成本的原因不再进行审计程序
B.该新任职的内部审计师不与高级审计师进行沟通独自进行调查
C.高级审计师应该帮助这位刚任职的内部审计师建立一个计划来收集恰当的审计证据
D.该高级审计师应该停止审计工作,直到该重大变化趋于正常

答案:C
解析:
通过分析性程序发现的意外结果,应该被彻底的调查,因为这种意外的结果通常意味着潜在点的错误或违规行为,以保持职业审慎性原则。而且刚任职的内部审计师需要高级审计师的协助。

第8题:

对组织的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的评估应当:

A.只有在外部审计师被指派时进行
B.没有内部审计部门参与
C.只有在外部审计师被指派时才由内部审计部门参与
D.在指派时由内部审计部门参与,并且应该定期进行

答案:D
解析:

第9题:

假定内部审计师发现问题很严重,并认为管理层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以下哪项有关内部审计师沟通结果并进行后续追踪的表述是正确的:Ⅰ.内部审计师应该立即主动监控这种情形直到采取纠正措施。Ⅱ.即便审计工作尚未结束,也应将最初的发现与管理高层和审计委员会沟通。Ⅲ.内部审计师应该立即测试由管理层实施的活动,以确定他们是否对问题进行了补救。  

A.仅有Ⅰ正确。
B.仅有Ⅱ正确。
C.仅有Ⅱ和Ⅲ正确。
D.Ⅰ、Ⅱ和Ⅲ都正确。

答案:D
解析:
A、B和C都不正确,内部审计师应该向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层沟通审计发现并提出建议。内部审计师应该监控上述情形,也应测试由管理层采取的任何纠正措施,以确定这些措施是否补救了问题。D正确,有些已报告的发现和建议可能非常重要,因而需要管理层马上采取措施。由于这些情况可能对组织产生的影响,内部审计活动应该对它们进行持续监控。首席审计执行官应该建立包括以下内容的程序:要求管理层对业务发现和建议作出反应的时间框架;对管理层作出反应的评价;(在适当条件下)对管理层作出反应的核证;(在适当条件下)开展后续追踪活动;将审计师不满意的反应/措施(包括风险假设)向上报告给恰当层面的管理层的沟通程序(实务公告2500-1)。

第10题:

某公司的内部审计师正在对仓库重要产品的安全标准进行审计,但是仓库的保安措施十分严格,审计师没有资格进入仓库,因此无法开展必要的观察程序,根据《标准》,应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来保证该审计程序的顺利进行:

A.内部审计师放弃该观察程序,采用其他程序予以代替
B.内部审计师告知仓库管理人员已经得到授权,必须进入仓库进行观察
C.审计章程中应该明确在何种情况下允许内部审计师使用组织的相关设施
D.内部审计师只需完成其他流程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注明这一情况即可

答案:C
解析:
内部审计章程中应该明确审计师可以获取或者使用的资源范围。考虑到审计的必要性,审计章程应该在与管理层协商后进行修订,并获得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的批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