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如何进行管网水压试验。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如何进行管网水压试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系统充满水后,管网压力逐渐升至工作压力的()进行水压试验,同时对管网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水压试验两小时,如未发现异常情况逐渐恢复到工作压力。在室外温度()℃条件下,应采用45~50℃的热水进行水压试验。


参考答案: 1.25倍,低于0

第2题:

给水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正确答案:1.5倍

第3题:

如何根据测流的数据进行管网调整及改造?


参考答案:若管线的实测流速小于本地区经济流速,表明该管段有输水潜力。如下游供水区压力又不足,则可有计划增添加压泵站来增强其输水量,或改善联络管将其他负荷较大的干管流量分一部分由该管输送。实测流速过高的管线,可通过联络管引至其他管线、或适当增设平行管线以分担其负荷。实测流速如白天很高而晚上甚低,以致相差悬殊的大型管线,则应考虑在其下游增设水库泵站的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

第4题:

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倍,但不得小于0.6MPa。

  • A、1
  • B、1.5
  • C、2
  • D、2.5

正确答案:B

第5题: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时管网水压试验是怎样规定的?


正确答案: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管材为钢管、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 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管材为塑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第6题:

水压试验结束后,管网由()逐渐进行排污,逐渐开启热网(),见清水后关闭,排污工作进行过程中应缓慢,以管网压力能够维持在不低于管网工作压力的70%的速度进行。


参考答案:始端至末端,排污阀门

第7题:

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试压试验、管网冲洗
某场所配置了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安装完毕后,对管网进行了试压试验和管网冲洗。
回答下面问题:
问:
1.该系统设计工作压力为1.0MPa,水压强度试验和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分别如何进行 如何确定合格
2.简述管网冲洗方法,管网冲洗后应作何处理


答案:
解析:
答: 1.系统设计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的,水压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低于1.4MPa;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管网注水时,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管网无泄漏、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大于0.05MPa;采用试压装置进行试验,目测观察管网外观和测压用压力表的压力降;系统试压过程中出现泄漏或者超过规定压降时,停止试压,放空管网中试验用水;消除缺陷后,重新试验。
水压严密性试验压力为系统设计工作压力。水压严密性试验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24h,管网无泄漏。操作方法:采用试压装置进行试验,目测观察管网有无渗漏和测压用压力表压降。系统试压过程中出现管网渗漏或者压降较大的,停止试验,放空管网中试验用水;消除缺陷后,重新试验。
2.管网试压合格后,采用生活用水进行冲洗。管网冲洗顺序为先室外,后室内;先地下,后地上;室内部分的冲洗按照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顺序进行。

第8题:

简述如何根据等压曲线图进行管网分析?


参考答案:管网等压曲线图是测压的成果,从等压曲线图上可以分析每个管段管径的负荷。水压线过密的地区,表明水压降大,即该段负荷大,证明管径偏小,需要调大。水压线过疏,说明该段管径偏大,管径尚有潜力。水压线分布均匀,说明管网布局合理。此外,等压线图也可分析出多水源供水的大致分界范围。

第9题:

泡沫灭火系统管网检修后应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倍。


正确答案:1.5

第10题:

常规水压试验升压操作应如何进行?


正确答案:1、确认汽包壁温、水温符合要求后,用低压上水至满水水位,在此过程中应检查各处空气门(当各部位空气门连续冒水时应及时关闭),并检查外部没有问题后,汇报班长,通知有关运行、检修人员到现场准备升压。
2、确认锅炉满水(排大气门连续冒水),关闭各处空气门及排大气门,用给水小旁路上水进行升压,须控制好小旁路门开度。升压时应缓慢,严格控制升压速度在≤0.2~0.3MPa/min内。对于常规水压试验,当汽包压力升压至工作压力时,立即关闭给水小旁路。
3、升压过程中若发现有轻微的渗漏,可继续升压至工作压力进行全面检查,作好渗漏记号,待放水泄压后消缺;若渗漏严重,影响到继续升压,应泄压放水进行检修。
4、压力升至7.0MPa时,应进行下列检查:(1)检查各直接受压的阀门阀芯、法兰、盘根等的严密性;(2)检查新增焊口有无泄漏现象;(3)检查所有受热面部份有无砂眼、裂纹、变形、泄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