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正确答案: 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1)投资膨胀
(2)消费膨胀
(3)成本推动
(4)结构失调

第2题:

试结合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分析2007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


正确答案: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有:
1、需求拉动。
社会需求膨胀始终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1)投资膨胀
(2)消费膨胀
2、成本推动。
成本推动来自两个方面:
(1)由于工资增长过快加大成本;
(2)价格开放后,一些重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政府有计划提高部分商品价格,这都是成本上升。
3、结构失调。
结构失调的影响可以是多种情况:
(1)社会供给以需求结构错位。
(2)生产结构失调。

第3题:

简述通货膨胀的几种成因。


参考答案:(1)直接原因。(2)深层原因。①需求拉上②成本推动。③结构失调④供给不足⑤预期不当⑥体制因素。

第4题:

简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特点与成因。


正确答案: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在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提高也要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造成生产成本提高有两方面力量,一是工会组织为了保证工人实际收入的增长不不降低,要求增加工资。二是一些垄断型企业大幅提高垄断商品价格,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

第5题:

我国历次发生的通货膨胀成因中,需求拉上是最主要的原因。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极其治理对策。


正确答案: (1)成因: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由货币供给过度增加导致过度需求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表现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过度增长,而商品和劳务供给的增加速度却受到限制,由此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如果社会未达到充分就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社会总需求增加,从而促使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而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只有当社会已达到充分就业,资源已被充分利用,总供给无法再增加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才会引起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如果总需求增加的速度过快,超过总供给可能的增加速度,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2)对策:
①紧缩性货币政策,即抽紧银根或紧缩银根代经济生活中,当强大的工会组织迫使厂商提高工资,使得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时,生产成本就会提高,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而物价的上涨又会使工会再次要求提高工资,又一次对物价上涨形成压力。这样,工资上涨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②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它是指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来获得垄断利润,使得总供给曲线上移,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以行业垄断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行业垄断,不存在大型的可以操纵市场价格的垄断企业,就不可能产生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2)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采取紧缩型收入政策;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采取价格政策,如制定反托拉斯法。

第7题:

依据通货膨胀成因理论,试析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正确答案: 我国2010年所发生的通货膨胀是典型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货币发行量过多所造成的。
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为使中国经济较快复苏及保持国内GDP的高速增长率,中央银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其中2009、2010年商业银行先后发放贷款10万亿及8万亿,到2010年底中国名义货币存量M2已经达到72万亿。同时,国内的总产出增幅却并不大,因此大大推动了生产资料价格及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形成了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第8题: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阐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答案:
解析:
①货币发行量大。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大。市场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小于流通货币的发行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題的关键是减少货币的发行量。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较大就会产生通货膨胀的问题。如果保证稳定的供给货币,就能一定程度上保证物价的稳定;相反,如果货币的供给突然增大,破坏了原来的稳定,物价势必增长。如若长期如此就会产生通货膨胀的问题。为了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间货币的发行量大比例增加,如今又面临国际汇率的调整。这些都是我国货币贬值的原因,结果就是导致我国形成了通货膨胀。 ②需求增加。我国在20世纪发生过两轮以食品价格上涨为导火索引发的通货膨胀,这一次的通货膨胀也不例外。由于能源紧张,许多国家都开始加紧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对玉米花生等粮食作物的需求量,产生的结果就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度增加,同时带动了我国粮食的价格上涨。在工业上,由于我国也在采用生物能、生物燃料等新兴技术,对粮食需求增大,自然就促进了粮食价格的增长。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直保持贸易顺差,即我国对外出口量大,增加了供给压力。此外,200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目前经济活动在慢慢恢复,但各方面的需求量仍然大于供给,并且最近几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我国各方面的供:平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求的增加使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重投资轻消费,导致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轮固定资产投资高潮持续了六年之久,是因为一些行业成本较低, 利润较大,并且资金流动性较大,这些条件为投资提供了资金,产生了投资的动力。投资和PPI息息相关。投资的增加导致原材料、能源的需求大于供给,相关的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同时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我国内需较弱,一直以来大量的商品出口,增加了我国市 场经济发展对国际经济市场的依赖性,还使原本就存在的贸易顺差加大,大量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9题:

我国的通货膨胀成因主要表现在()。

  • A、投资膨胀
  • B、社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 C、消费膨胀
  • D、结构失调
  • E、成本推动

正确答案:A,C,D,E

第10题:

简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正确答案: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1)需求拉动。主要包括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热衷投资而忽略投资效果以及各种投资需求,财政和银行处于一种被动支持的局面,从而造成投资膨胀。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单位的攀比现象,滥发工资奖金,引发消费需求扩张。
(2)成本推动。工资增长过快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政府的有计划调高部分商品价格都使成本上涨。
(3)结构失调。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安生变化,高档消费比重迅速上升,社会供给手技术水平和重要原材料的限制,一时难以调整结构,造成紧俏商品供不应求,造成价格上涨,部分过时商品又难以销售的失调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