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除了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外,第二个伟大创造性成就是()发展。

题目
填空题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除了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外,第二个伟大创造性成就是()发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乡镇企业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第2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

A.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B.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正确答案:C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一 _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第3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人民公社”何时出现?它有何弊端?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农村改革朝什么方向发展?


正确答案:
答:(1)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人民公社”出现在1958年。弊端是经营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朝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第4题:

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结果的是()

  • A、允许了非公有制发展
  • B、焕发了农村经济活力
  • C、与农村经济实际情况相适应
  • D、改变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正确答案:D

第5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领域中的变革,对于农村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冲击则比较有限。()


参考答案:×

第6题: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2)农村社会发展目标是“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第7题:

1978年,()的兴起,标志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也迅速发展起来,人民公社制度从此被废除。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改革开放

C.工业反哺农业

D.农村社区发展


参考答案:A

第8题:

简述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


第9题: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走向与趋势,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内部环境支持,其中就包括诸如()等方面的内容。

  • A、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
  • B、激发农民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 C、建立健全农民健康保障机制
  • D、倡导合法发财致富理念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