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需要

题目
填空题
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需要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需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下列不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国有企业的职工取得的工资、津贴属于按劳分配,不属于非劳动收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地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福祉

B.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C.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发展

D.让一切创造财富地源泉充分涌流


正确答案:A

第2题:

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A迸发 涌动
B散发 涌流
C迸发 涌流
D散发 涌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填空。

第一空考查近义词辨析。此空与 “竞相”(互相竞争做某事)对应,强调爆发的力度强且突然。“迸发”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散发”指分散发出,释放出某种东西,没有强调力度的作用。所以此空使用“迸发”更为恰当。故排除B、D选项。

第二空考查近义词辨析。此空用来修饰前面的源泉,且与后文的惠及全体人民相对应。说明发展的成果已充分的让全体人民得到了相应的改革红利。“涌动”一般用来形容心情、人或事物像水一样冒出流动。“涌流”指喷涌流淌。对应第二空前的“充分”“源泉”和第二空后的“惠及”使用“涌流”更为恰当。故排除A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C。

【出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 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第3题:

我们党提出,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正确答案:对

第4题: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自()年()月()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年()月()日起施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自()年()月()日起施行。


正确答案:2012;7;1;2002;11;1;2004;2;1

第5题:

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需要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需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下列不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见解析
国有企业的职工取得的工资、津贴属于按劳分配,不属于非劳动收入。

第6题:

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  )、(  )、(  )、和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知识 

B、技术 

C、管理 

D、资金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坚持守正创新,重点抓好( ),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

A.制度创新
B.理念创新
C.手段创新
D.基层工作创新

答案:B,C,D
解析:

第8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对上述论断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上述举措给每个人提供了众多的创业机会和挣钱门路

B.国家保护公民的一切收入

c.上述政策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的要求

D.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


正确答案:ACD

第9题: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让一切劳动、()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A、技术
  • B、知识
  • C、管理
  • D、资本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全会提出,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完善市场评价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机制。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②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④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