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公司在2011年1月5日以银行存款34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并支付相关税费50万元,支付该无形资产测试费用50万

题目
单选题
新华公司在2011年1月5日以银行存款34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并支付相关税费50万元,支付该无形资产测试费用50万元,当月测试正常并投入使用。 该项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2011年年末,新华公司预计的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500万元。新华公司于每年年末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新华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后原预计使用年限、摊销方法和预计净残值不变。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该项无形资产应计提的摊销额为()万元。
A

560

B

625

C

700

D

5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以200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的某新产品专利权,发生相关税费20万元,为使该项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支付专业服务费用10万元、测试费用5万元;该项无形资产用于生产某新型产品,为推广该新产品发生广告宣传费用50万元。甲公司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00

B.220

C.235

D.285


正确答案:C

第2题:

甲公司2×17年9月12日,以银行存款44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权,另支付相关税费为10万元,该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假定无残值。2×20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05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2×21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68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2×22年6月16日,将该无形资产对外出售,取得价款150万元并收存银行。则甲公司出售此无形资产的利得为( )万元。

A.81
B.87
C.63
D.79.5

答案:B
解析:
 ①2×17年9月购入此无形资产时的入账成本
  =440+10=450(万元);
  ②2×17年无形资产摊销额
  =450/10×4/12=15(万元);
  ③2×18、2×19、2×20年每年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450/10=45(万元);
  ④2×20年末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
  =450-15-45-45-45=300(万元);
  ⑤2×20年末的可收回金额为205万元,则甲公司应提取减值准备95万元;
  ⑥2×21年无形资产的摊销额=205/(6×12+8)×12=30.75(万元);
  ⑦2×21年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05-30.75=174.25(万元);
  ⑧2×21年末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68万元,应继续提取减值准备106.25万元(174.25-68);
  ⑨2×22年6月出售时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68-68/(5×12+8)×5=63(万元);
  ⑩甲公司出售该无形资产的收益额
  =150-63=87(万元)。

第3题:

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项专利权,需支付 1130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按照双方协议约定,1000万元专利权在5年内支付,每年年末支付20%款项的。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5%, 5年期年金现值系数为4.3295。则甲公司购入该项无形资产的成本为( )万元。

A.1000

B.865.9

C.875.9

D.1010


正确答案:C
解析:无形资产现值=1000×20%×4.3295
           =865.9(万元)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865.9+10
           =875.9(万元)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1000-865.9
          =134.1(万元)

第4题:

长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1月1日长江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项专门用于生产新产品A产品的无形资产,由于长江公司资金周转比较困难,经与乙公司协商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该无形资产合同规定总价款为2000万元,从2015年起每年年末支付500万元,分4次支付。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为5%,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购入该无形资产支付增值税120万元及其他相关税费27万元,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支付专业服务费用100万元,为引入A产品进行宣传支付广告费为50万元,2015年1月2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该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长江公司预计其使用寿命为10年,同日得到丙公司承诺4年后按90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无形资产,长江公司管理层计划在4年后将其出售给丙公司。长江公司鉴于该无形资产为企业各年带来的经济利益比较均衡,所以采用直线法对其进行摊销,无残值。 2016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经测试,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2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180万元。假设该无形资产减值后,原预计使用年限、摊销方法和残值不变。 2019年1月2日,长江公司将上述无形资产出售给丙公司,售价1060万元(含增值税60万元),收到款项存入银行。 已知:(P/A,5%,4)=3.5460。 计算无形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


正确答案:无形资产入账价值=500×3.5460 27 100=1900(万元)。

第5题:

2×11年至2×14年,甲公司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业务如下:
(1)2×11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5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其中包含支付的相关税费2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
(2)2×12年12月31日,甲公司预计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300万元。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原摊销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不变。
(3)2×13年12月31日,因技术更新,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50万元,调整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后,原摊销方法、预计净残值不变,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
(4)2×14年8月16日,甲公司与B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合同,以资产置换形式将该无形资产换入一台生产用的机器设备。甲公司和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日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增值税为9万元,另支付银行存款15万元。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为24万元。当天办理完毕相关资产转移手续并支付银行存款15万元。假定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其他资料:假定甲公司按年计提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
<1> 、根据资料(1),编制甲公司购入该无形资产的分录;
<2> 、根据资料(2)判断该无形资产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如果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请计算应计提的减值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3> 、根据资料(3)计算该无形资产2×13年应计提的累计摊销金额,判断该无形资产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如果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请计算应计提的减值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4> 、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因该换出该无形资产应确认的处置损益金额;并编制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解析:
1. 2×11年1月1日购入时:
借:无形资产 500
  贷:银行存款 500(1分)
2.2×12年年末,企业应该对该无形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分)
2×12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500-500/10×2=400(万元);可收回金额是300万元,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金额,因此需要对该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金额;应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400-300=10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0(2分)
3. ①2×12年末,该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应该按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剩余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甲公司2013年应计提的累计摊销=300/8=37.5(万元);(1分)
②2×13年年末甲公司应对该无形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13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之前的账面价值=300-37.5=262.5(万元);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150(万元),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可收回金额,因此甲公司应对该无形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262.5-150=112.5(万元);相关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112.5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12.5(2分)
4.2×14年1至7月的摊销额=150/5×7/12=17.5(万元);甲公司因换出该无形资产的处置损益=150-(150-17.5)=17.5(万元);(1分)
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4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0+112.5) 212.5
  累计摊销 (50×2+37.5+17.5) 155
  贷:无形资产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
    资产处置损益 17.5
    银行存款15(2分)

第6题:

甲公司自乙公司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和相关固定资产,共支付价款为1 200万元,支付相关税费66万元(非增值税),其中无形资产可单独辨认。无形资产和相关固定资产的价款没有分别标明。假定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700万元,相关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则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 )万元。

A.738.5
B.700
C.1200
D.766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1 266×[700/(700+500)]=738.5(万元)。

第7题:

长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6年1月1日长江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项专门用于生产新产品A产品的无形资产,由于长江公司资金周转比较困难,经与乙公司协商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该无形资产合同规定总价款为2000万元,从2×16年起每年年末支付500万元,分4次支付。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为5%,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购入该无形资产支付增值税120万元及其他相关税费27万元,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支付专业服务费用100万元,为引入A产品进行宣传支付广告费为50万元,2×16年1月2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
该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长江公司预计其使用寿命为10年,同日得到丙公司承诺4年后按90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无形资产,长江公司管理层计划在4年后将其出售给丙公司。长江公司鉴于该无形资产为企业各年带来的经济利益比较均衡,所以采用直线法对其进行摊销,无残值。
2×17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经测试,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2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180万元。假设该无形资产减值后,原预计使用年限、摊销方法和残值均不变。
2×20年1月2日,长江公司将上述无形资产出售给丙公司,售价为848万元(含增值税48万元),收到款项已存入银行。
已知:(P/A,5%,4)=3.5460。
要求:
(1)计算无形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
(2)编制2×16年取得无形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
(3)编制2×16年支付分期款项及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
(4)编制2×17年支付分期款项及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5)编制2×18年支付分期款项及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
(6)编制2×19年支付分期款项及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
(7)编制2×20年1月2日出售该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


答案:
解析:
(1)无形资产入账价值=500×3.5460+27+100=1900(万元)。
(2)
借:无形资产                    1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20
  未确认融资费用        227(2000-500×3.5460)
  销售费用                     50
 贷:长期应付款                   2000
   银行存款                     297
(3)2×16年未确认融资费用应摊销金额=(2000-227)×5%=88.65(万元)。
借:财务费用                    88.6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88.65
借:长期应付款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2×16年该无形资产摊销金额=(1900-900)÷4=250(万元)。
借:生产成本                     250
 贷:累计摊销                     250
(4)2×17年未确认融资费用应摊销金额=[(2000-500)-(227-88.65)]×5%=68.08(万元)。
借:财务费用                    68.0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68.08
借:长期应付款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2×17年该无形资产摊销金额=(1900-900)/4=250(万元)。
借:生产成本                     250
 贷:累计摊销                     250
2×17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未计提减值前的账面价值=1900-250×2=1400(万元),当日的可收回金额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高,即1200万元,发生减值200万元(1400-12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0
(5)2×18年未确认融资费用应摊销金额=[(2000-500-500)-(227-88.65-68.08)]×5%=46.49(万元)。
借:财务费用                    46.4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46.49
借:长期应付款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2×18年该无形资产摊销金额=(1200-900)/2=150(万元)。
借:生产成本                     150
 贷:累计摊销                     150
(6)2×1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应摊销金额=227-88.65-68.08-46.49=23.78(万元)。
借:财务费用                    23.7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3.78
借:长期应付款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2×19年该无形资产摊销金额=(1200-900)/2=150(万元)。
借:生产成本                     150
 贷:累计摊销                     150
(7)2×20年年初无形资产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848
  累计摊销             800(250×2+150×2)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0
  资产处置损益                   100
 贷:无形资产                    1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8

第8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7月1日,以50万元的价格转让一项无形资产所有权,同时发生相关税费3万元。该无形资产系2005年7月1日购入并投入使用,其入账价值为3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为6年,该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摊销。转让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为( )万元。

A.70

B.73

C.100

D.103


正确答案:B
解析: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300万元,在存在不同的摊销年限选择时,应选择较短者,本题则应按照5年时间摊销,平均每年应摊销60万元。至出售日已摊销额=60×3=180(万元),因此,出售时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其处置损益=50-3-120=-73(万元)。

第9题:

A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至2017年与无形资产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 2014年12月1日,以银行存款6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不考虑相关税费)。该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摊销该无形资产。 2016年12月31日对该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该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50万元。减值测试后该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摊销方式均不变。 2017年4月1日,将该无形资产对外出售,取得价款500万元并收存银行(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处置该项无形资产的损益为()万元。

  • A、59.22
  • B、65
  • C、89.22
  • D、64.22

正确答案:D

第10题:

长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1月1日长江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项专门用于生产新产品A产品的无形资产,由于长江公司资金周转比较困难,经与乙公司协商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该无形资产合同规定总价款为2000万元,从2015年起每年年末支付500万元,分4次支付。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为5%,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购入该无形资产支付增值税120万元及其他相关税费27万元,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支付专业服务费用100万元,为引入A产品进行宣传支付广告费为50万元,2015年1月2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该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长江公司预计其使用寿命为10年,同日得到丙公司承诺4年后按90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无形资产,长江公司管理层计划在4年后将其出售给丙公司。长江公司鉴于该无形资产为企业各年带来的经济利益比较均衡,所以采用直线法对其进行摊销,无残值。 2016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经测试,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2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180万元。假设该无形资产减值后,原预计使用年限、摊销方法和残值不变。 2019年1月2日,长江公司将上述无形资产出售给丙公司,售价1060万元(含增值税60万元),收到款项存入银行。 已知:(P/A,5%,4)=3.5460。 编制2016年支付分期款项及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2016年未确认融资费用应摊销金额=[(2000-500)-(227-88.65)]×5%=68.08(万元)。
借:财务费用68.0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68.08
借:长期应付款500
贷:银行存款500
2016年该无形资产摊销金额=(1900-900)/4=250(万元)。
借:生产成本250
贷:累计摊销250
2016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未计提减值前的账面价值=1900-250×2=1400(万元),当日的可收回金额为1200万元,发生减值200万元(1400-1200)。
借:资产减值损失2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