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新闻活动与办报思想。

题目
问答题
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新闻活动与办报思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和“韬奋精神”。
毛泽东题写:“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邹韬奋从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出版的报刊有《生活》、《大众生活》、《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日报生活刊》、《抗战》、香港《大众生活》和《全民抗战》等。韬奋流亡国外的两年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撰写了海外见闻通讯,后来集印成《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美它们是“充满着爱与力的新游记”。
1935年11月邹韬奋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最高发行量20万份。1936年出至第16期,被国民党查封。同年3月,他在香港创办了他多年梦寐以求的《生活日报》,出版后55天自动停刊,8月迁上海,在复刊日报受阻情况下,他只好将日报的增刊改名《生活星期刊》出版。由于“七君子事件”被捕。在狱中8个月,韬奋写下了《经历》、《读书偶译》等著作,坚持用笔战斗。1937年《抗战》三日刊创刊,从7号起一度改名《抵抗》。《大众生活》周刊1941年5月复刊,1941年12月停刊,他以宣传团结抗日,呼吁建立民主政治为宗旨。

第2题:

简要评述孟德维尔的经济思想。


正确答案:(1)同崇尚节俭的道德观相对应,论证了奢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提出追求私利是人的本性,是社会繁荣的基础;
(3)把劳动分工看成是增进财富的最有效的方法,并论证了国际分工的作用;
(4)提出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
(5)其分工学说、自由放任主张为斯密所接受,其奢侈学说对凯恩斯产生了重要影响;
(6)其关于私利的哲学思想成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信条。

第3题:

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发展的轨迹,是从“人民报刊思想”到“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再到()

A.“党报思想”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C.“全党办报”
D.“政治家办报”

答案:A
解析:

第4题:

什么是“韬奋精神”?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韬奋精神”——热爱人民,真正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使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毛泽东于1942年提出《解放日报》)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记者、报刊活动家、出版家和政论家。1926年10月,邹韬奋接办《生活》周刊,正式开始新闻出版生涯。“九一八”事变促使他的思想发生质的变化,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抗日救国立场和社会主义倾向思想。1933年,被迫出过逃亡,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用笔进行革命斗争。半年后,《生活》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之后不到两个月,生活书店又出版了《新生》周刊。《新生》沿用《生活》原班人马,由邹韬奋挚友杜远生任主编。1935年,日本驻沪总领事借口《新》刊载的《闲话皇帝》侮辱天皇,要求国民党当局查封,惩办文章作者,国民党当局立即开庭审理,判处了黄远生一年零两个月徒刑,并查封了《新》,这是著名的“新生事件”。流亡国外的两年当中,邹韬奋写出了后来出版的《萍踪寄语》。1935年8月,回国之后,邹韬奋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2月被封).1936年3月,邹韬奋流亡香港,创办《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周刊)。1936年11月22日,因为“七君子事件”被捕。被监禁期间,撰写了《经历》、《萍踪忆语》等著作,1937年7月出狱,邹韬奋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1938年7月,和李公朴创办的《全民》合并,改为《全民抗战》。1941年2月,被当局查封,1941年2月,邹韬奋第三次流亡到香港,1941年5月,复刊《大众生活》12月停刊。
邹韬奋的主要新闻思想: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②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
③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或者特色
④文风要“明显畅快”。邹韬奋把提高大众文化水平,推广大众文化作为报刊的基本任务之一,因而一贯重视报刊文字的通俗易懂。
⑤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和广告的关系。
⑥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为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理想的编辑:大公无私;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文字达畅;至少精通一门外语)

第5题:

简要评述斯诺在中国的新闻活动。


正确答案: 1935年夏天,为了解"红色中国",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斯诺不仅对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有了切身感受,也和红军领导人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出于记者的良知,斯诺在回到北平后,向世人披露了红军的真实情况,揭示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风貌、人格魅力以及他们所以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使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真切地了解了当时尚处于弱小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战胜利的曙光。

第6题:

邹韬奋的服务精神和办报经验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有何借鉴作用?
优良传统:
1.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
2.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
3.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
4.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
借鉴作用:
1.在报刊上尽力供给一般大众读者所需的最新“精神食粮”。
2.尽心竭智的处理好读者来信。
3.在报刊的经营管理方面着眼于服务,注重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不以赢利为最后目的。

第7题:

简要评述梁启超的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去塞求通”,想用资本主义思想去“通”开封建主义思想之“塞”。
(一)关于报刊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1.“报馆有益于国事”。……维新派人士的共识……
2.“去塞求通”。……我国最早用“耳目喉舌”来形象化地表述报刊的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二)关于报刊性质与任务的论述
1.报刊性质多样。他说:“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若前之时务报、知新报者,殆脱一人报之范围,而进入于一党报之范围也。”这是我国最早关于“党报”的见解。
2.报馆的“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论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三)关于办好报章的条件的论述……有四个条件:“一曰宗旨定而高,”,不能以牟利、媚权贵、悦市人为宗旨,而应“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二曰思想新而正”,不能用“人人所已知者”和“前人所已言者”来敷衍读者,而应“取万国新思想以贡于其同胞”;“三曰材料富而当”,要使读者“具备全世界之知识”,“阅一字得一字之益”;“四曰报事速而确”,要“重时事”,“知今为最要”。
(四)关于舆论的论述梁启超认为,舆论是“国民多数之意见”,但它又是无形的,报刊成为它的代表。可以“造舆论”。……

第8题:

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新闻活动与办报思想。
邹韬奋的新闻活动。
1926年,接编《生活》周刊,正式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5年11月16日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1936年3月,积极筹划出版《永生》周刊,鉴于国民党压迫,由金仲华主编。1936年6月7日,在香港筹备出版了《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同年8月23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从香港迁回上海,改名《生活星期刊》继续出版。1936年11月22日,在“七君子事件”中,邹韬奋被捕狱。
(一)以大众进步和民族解放为目的
(二)主张办报刊要有个性
(三)适合大众需要的文风
第一,“促膝谈心”。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人。
第二,“明显畅快”。使一切初识字半通文的妇女们,孩子们,工友们,农夫们,都能看懂生活日报。
(四)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
第一,言论上的独立精神。
第二,工作上的敬业精神。
第三,读者至上的服务精神。
(五)重视报刊的经营管理
第一,处理好“事业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第二,实行“集体的管理”与“民主的纪律”。
第三,“搞好管理,精打细算,自力更生,永远节约”,也是邹韬奋的一条经验。
第四,主张“为公择人”。

第9题:

试述邹韬奋的新闻出版工作如何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邹韬奋的服务精神和办报经验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有何借鉴作用?


正确答案: 优良传统:
1)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
2)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
3)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
4)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
借鉴作用:
1)在报刊上尽力供给一般大众读者所需的最新“精神食粮”。
2)尽心竭智的处理好读者来信。
3)在报刊的经营管理方面着眼于服务,注重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不以赢利为最后目的。

第10题:

评述王韬的办报活动及办报思想。


正确答案: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著名的《循环日报》,自任主笔,这是我国第一家以政论为主的报纸,通过报纸,王韬积极传播西方文化,呼唤改革开放,鼓吹变法图强,其思想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立宪运动都产生重大影响,林语堂称王韬是"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办报思想:
(1)办报的意义:"办报立言"。
(2)报纸的功能: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3)在国内最早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
(4)报纸的文风:直抒胸臆。
(5)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是知识广博的"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