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世纪30年代文坛最大的文艺斗争出现在左联内部,是围绕“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 A、“革命文学”论争
  • B、“整理国故”之争
  • C、“文艺自由论辩”
  • D、“问题与主义”之争

正确答案:C

第2题:

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正确答案: 这场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1931年底,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连续发表文章,谈“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在左翼文学与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之间左右开弓。瞿秋白、冯雪峰著文批判。苏汶自称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为胡秋原辩解,展开论战。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苏汶等反对政治“干涉”文学,强调文学真实性的独立地位。左翼的反批评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有所阐发,却又片面地趋向另一极端。党内的理论家歌特(张闻天)撰文,维护文学真实性标准的独立价值,对真实性与党性、政治倾向性作了较为辩证的分析。

第3题:

20世纪30年代的文艺思想论争主要包括()。

A关于“国民性”的论争

B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C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D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

E关于“大众语”的论争


B,C,E

第4题:

“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怎样产生的?论争对抗战爆发后的文艺界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935年底,周扬等人提出了“国防文学”口号,但在这口号的阐释中暴露出一些错误观点,提出“国防文学的联合战线”,甚至否定无产阶级对联合战线的领导权。
为纠正“国防文学”口号中的错误,鲁迅、茅盾、冯雪峰、胡风等人依照瓦窑堡会议精神,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却遭到提倡“国防文学”口号作家的反对,于是爆发了激烈论争。
论争促进了文艺界统一战线的形成。

第5题:

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


正确答案: ①面对抗战初全民性的抗战题材创作,当时主持国民党《中央日报》副刊的梁实秋表达了不满情绪,希望文学能够表达更丰富多样的生活和主题。这种“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得到了沈从文的应和,他认为作家也不必工具化地服务于战争现实,可以从更长远的思想建设角度为民族未来服务。
②左翼作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明确的批评。孔罗荪批评梁实秋的言论“抹杀了今日全国文艺界的一个共同目标:抗战的文艺”;张天翼指出,文艺创作中的“差不多”、“八股”要反对,但目的恰恰在于更紧、更深入地把握时代和现实。其他人的文章多数对“与抗战无关”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第6题: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艺论争,重要的有()

  • A、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的论争;
  • B、对“战国策”派的批判;
  • C、关于文艺“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 D、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讨论;
  • E、关于“国防文学”的论争。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20世纪30年代文坛最大文艺斗争出现在左联内部,是围绕“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 A、“革命文学”论争
  • B、“整理国故”之争
  • C、“文艺自由论辩”
  • D、“问题与主义”之争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年也称左翼十年,开始于()。

A“文艺自由”的论争

B“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C“大众语”的论争

D“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D

第9题:

如何看待“左联”时期的文艺论争?


正确答案: 提示:“左联”时期的文艺论争情况比较复杂。“左联”发起的一些论争是扩大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所必需的,但也犯了一些简单化、教条化的错误;有一些论争则是“左联”内部的论争,双方态度都很激烈,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不少共识,只是也因此埋下了后来意见分歧的伏笔。

第10题:

1951年对电影()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


正确答案:武训传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