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板的作用是读者选书时抽取图书要把代书板插放在相应的位置,防止图书乱架。

题目
判断题
代书板的作用是读者选书时抽取图书要把代书板插放在相应的位置,防止图书乱架。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说明]

某单位资料室需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初步的需求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室有图书管理员若干名,他们负责己购入图书的编目和借还工作,每名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包括工号和姓名;

(2)读者可在阅览室读书,也可通过图书流通室借还图书,读者信息包括读者D、姓名、电话和E-mail,系统为不同读者生成不同的读者ID;

(3)每部书在系统中对应唯一的一条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以下简称书目),书目的基本信息包括ISBN号、书名、作者、出版商、出版年月,以及本资料室拥有该书的册数(以下简称册数),不同书目的ISBN号不相同:

(4)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图书信息包括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当前状态,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ID:

(5)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且每本图书最多只能借两个月,读者借书时需由图书管理员登记读者①、所借图书D、借阅时间和应还时间,读者还书时图书管

理员在对应的借书信息中记录归还时间;

(6)当某书目的可借出图书的数量为零时,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预约登记,即记录读者ID、需要借阅的图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

某书目的信息,以及与该书目对应的图书信息,如下表所示。

系统的主要业务处理如下。

(1)入库管理:图书购进入库时,管理员查询本资料室的书目信息,若该书的书目尚未建立,则由管理员编写该书的书月信息并输入系统,然后编写并输入图书信息;否则,修改该书目的册数,然后编写并输入图书信息,对于进入流通室的书,其初始状态为“未借出”,而送入阅览室的书的状态始终为“不外借”。

(2)借书管理:读者借书时,若有,则由管理员为该读者办理借书手续,并记录该读者的借书信息,同时将借出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借出”。

(3)预约管理:若图书流通室没有读者要借的书,则可为该读者建立预约登记,需要记录读者ID、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和预约期限(最长为10天)。一旦其他读者归还这种书,就自动通知该预约读者。系统将自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预约记录并修改相关信息。

(4)还书管理:读者还书时,则记录相应借还信息中的“归还时间”,对于超期归还者,系统自动计算罚金(具体的计算过程此处省略)。系统同时自动查询预约登记表,若存在其他读者预约该书的记录,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预约”,并将该图书ID写入相应的预约记录中(系统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记录时解除该图书的“已预约”状态);否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未借出”。

(5)通知处理:对于己到期且未归还的图书,系统通过E-mail自动通知读者:若读者预约的书已到,系统则自动通过E-mail通知该读者来办理借书手续。

根据以上说明设计的实体联系图如下图所示,请指出读者与图书、书目与读者、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


正确答案:(1)n (2)m (3)1 (4)n或m (5)m (6)n 其中(1)、(2)的答案可互换(5)、(6)的答案可互换。
(1)n (2)m (3)1 (4)n或m (5)m (6)n 其中,(1)、(2)的答案可互换,(5)、(6)的答案可互换。 解析: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3类:
1)一对一联系(1:1)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最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
2)一对多联系(1: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o)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
3)多对多联系(m: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
读者与图书之间形成了借还关系,题中说明“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显然一本图书可被多名读者借阅,而每名读者应该能够借阅多本图书,因此读者与图书之间的借还联系为多对多(n:m)。另外,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①,所以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为一对多 (1:m)。当某书目的可借出图书的数量为零时,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预约登记,由于一名读者可借阅多种图书,因此书目与读者之间的预约联系类型为多对多(n:m)。

第2题:

图书分类索书号的作用是()。

  • A、只用于组织分类目录;
  • B、只用于推荐馆藏;
  • C、用于图书排架、读者索书和藏书清点。

正确答案:C

第3题:

如何帮助读者选择图书?()

A、根据图书目录、书目数据库选书

B、根据专业报刊、书评来选书

C、通过浏览来选书

D、通过专家推荐选书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读者在阅览室阅览应遵守哪些规则()

  • A、在图书馆阅览图书、期刊的读者可一次取多册
  • B、每次取图书、期刊不超过2册
  • C、不可以用图书或物品站座位
  • D、举止文明,保持环境整洁
  • E、阅读后将图书放到书架的黄色层板上、报刊放回原位

正确答案:B,C,D,E

第5题:

图书馆要求进入借书室借阅图书的同学必须使用().

  • A、代书板
  • B、索书单
  • C、图书目录

正确答案:A

第6题:

图书外借程序是、入库领取代书板,检索机查询索书号,按索书号取出所需图书,凭证办理外借、获得图书。( )


答案:对
解析:

第7题:

关于自助借/还书台式机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还书则不使用校园卡,直接选按“归还”后操作
  • B、每次只能摆放一本图书操作,不能多册图书叠放在一起借/还书
  • C、系统识别图书封底出版社的ISBN条码
  • D、图书归还操作成功后,请将图书放到旁边的书车上

正确答案:C

第8题:

阅读下列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3。

[说明]

某企事业单位资料室需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初步的需求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室有图书管理员若干名,他们负责已购入图书的编目和借还工作,每名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包括工号和姓名;

(2)读者可在阅览室读书,也可通过图书流通室借还图书,读者信息包括读者ID、姓名、电话和 E-mail,系统为不同读者生成不同的读者ID;

(3)每部书在系统中对应唯一的一条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以下简称书目),书目的基本信息包括ISBN号、书名、作者、出版商、出版年月,以及本资料室拥有该书的册数(以下简称册数),不同书目的ISBN号不相同;

(4)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图书信息包括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当前状态,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ID;

(5)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且每本图书最多只能借两个月,读者借书时需由图书管理员登记读者ID、所借图书ID、借阅时间和应还时间,读者还书时图书管理员在对应的借书信息中记录归还时间;

(6)当某书目的可借出图书的数量为零时,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预约登记,即记录读者ID、需要借阅的图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

某书目的信息如表7-13所示,与该书目对应的图书信息如表7-14所示。

系统的主要业务处理如下。

(1)入库管理:图书购进入库时,管理员查询本资料室的书目信息,若该书的书目尚未建立,则由管理员编写该书的书目信息并输入系统,然后编写并输入图书信息;否则,修改该书目的册数,然后编写并输入图书信息,对于进入流通室的书,其初始状态为“未借出”,而送入阅览室的书的状态始终为“不外借”。

(2)借书管理:读者借书时,若有,则由管理员为该读者办理借书手续,并记录该读者的借书信息,同时将借出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借出”。

(3)预约管理:若图书流通室没有读者要借的书,则可为该读者建立预约登记,需要记录读者ID、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和预约期限(最长为10天)。一旦其他读者归还这种书,就自动通知该预约读者。系统将自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预约记录并修改相关信息。

(4)还书管理:读者还书时,则记录相应借还信息中的“归还时间”,对于超期归还者,系统自动计算罚金(具体的计算过程此处省略)。系统同时自动查询预约登记表,若存在其他读者预约该书的记录,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预约”,并将该图书ID写入相应的预约记录中(系统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记录时解除该图书的“已预约”状态);否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未借出”。

(5)通知处理:对于已到期且未归还的图书,系统通过E-mail自动通知读者;若读者预约的书已到,系统则自动通过E-mail通知该读者来办理借书手续。

根据以上[说明]设计的实体联系图(E-R图)如图7-12所示,请指出读者与图书、书目与读者、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


正确答案:本试题考查数据库系统中E-R模型的设计。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以下3类。 ①一对一联系(1:1)。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最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 ②一对多联系(1:n)。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 ③多对多联系(m:n)。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 读者与图书之间形成了借还关系题中说明“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显然一本图书可被多名读者借阅而每名读者应该能够借阅多本图书因此读者与图书之间的借还联系为多对多(n:m)。另外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ID所以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为一对多(1:m)。当某书目的可借出图书的数量为零时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预约登记由于一名读者可借阅多种图书因此书目与读者之间的预约联系类型为多对多(n:m)。
本试题考查数据库系统中E-R模型的设计。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以下3类。 ①一对一联系(1:1)。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最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 ②一对多联系(1:n)。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 ③多对多联系(m:n)。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 读者与图书之间形成了借还关系,题中说明“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显然一本图书可被多名读者借阅,而每名读者应该能够借阅多本图书,因此读者与图书之间的借还联系为多对多(n:m)。另外,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ID,所以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为一对多(1:m)。当某书目的可借出图书的数量为零时,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预约登记,由于一名读者可借阅多种图书,因此书目与读者之间的预约联系类型为多对多(n:m)。

第9题:

下面关于代书板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进入书库首先取一个代书板
  • B、应先将代书板插入欲选图书的位置,再取下图书
  • C、若不借该书,则将图书放回代书板所在位置,然后取出代书板
  • D、若决定借此书,则将代书板取出,继续使用代书板选择其他图书
  • E、代书板使用完毕请放回代书板存放处

正确答案:A,B,C,D,E

第10题:

读者阅览图书馆北区书架上的图书,阅读完毕将阅览的图书放在桌子上离开即可。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