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回填压(夯)实,应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

题目
单选题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回填压(夯)实,应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
A

100mm

B

200mm

C

300mm

D

400m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路基压实的正确压实方法和适宜的压实厚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夯锤压实时,首遍各夯位宜靠紧,如有间隙,则不得大于 350mm,次遍夯位应压在首遍夯位的缝隙上
B. 道路边缘、检査井、雨水口周围以及沟槽 回填土不能使用压路机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或蛙夯、人力夯夯实
C. 必须防止漏夯, 并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碾压应以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的压实度为准
D.土 基压实的分层厚度、不同压实机具的碾压(夯击〕遍数,均应依土类、湿度、设备及场地 条件等情况而异
E. 应做试验段取得摊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机具组合、压实效果等施工 参数


答案:B,C,D,E
解析:
使用夯锤压实时,首遍各夯位宜靠紧,如有间隙,则不得大于 150mm,次遍夯位应压在首遍夯位的缝隙上

第2题:

关于燃气管道的回填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得采用冻土、垃圾、木材及软性物质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回 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等杂物,且不得采用灰土回填。距管顶0.5m以上的回填土中 的石块不得多于10%、直径不得大于0.1m,且均匀分布。
B. 沟槽的支撑应在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回填完毕并压实后,在保证安全的情 况下进行拆除,并应采用细砂填实缝隙
C. 沟槽回填时,应先回填管底局部悬空部位,再回填管道两侧
D. 回填土应分层压实,每层虚铺厚度宜为0.2?0.3m,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 内的回填土必须采用人工压实,管顶0.5m以上的回填土可采用小型机械压实,每层虚铺 厚度宜为0.25?0.4m
E. 回填土压实后,应分层检查密实度,并做好回填记录


答案:A,B,C,D,E
解析:

第3题:

沟槽回填时,应先回填( )部位,在回填管道( ),回填土应( )压实,每层虚铺厚度宜为( )M,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 )M内的回填土必须采用人工压实。


答案:管底局部悬空、两侧、分层、0.2 ~ 0. 3、0.5

第4题: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基坑回填,采用小型夯实机具时,分层压(夯)实厚度不宜大于()mm,并应压(夯)实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正确答案:150

第5题:

沟槽的支撑应在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回填完毕并压实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拆除,并应采用( )填实缝隙。

A.细砂
B.级配砂石
C.灰土
D.冻土

答案:A
解析:
沟槽的支撑应在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o.5rn回填完毕并压实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拆除,并应采用细砂填实缝隙。

第6题:

关于回填土或其他材料填人槽内时不得损伤管道及其接口,并应符合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一层虚铺厚度的用量将回填材料运至槽内,且不得在影响压实的范围内 堆料;
B.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管槽两侧对称运人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人槽内,不得集中推人
C.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800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管槽两侧对称运人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人槽内,不得集中推人
D. 需要拌合的回填材料,应在运人槽内前拌合均勻,不得集中推人


答案:C
解析:

第7题:

钢筋混凝土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 500mm范围内回填压(夯)实,应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 )。

A.100mm
B.200mm
C.300mm
D.400mm

答案:C
解析:

第8题:

对于刚性管道,该沟槽回填范围内应采用()。

A、人工回填

B、铁夯回填

C、压路机回填

D、轻型压实机具


答案:D

第9题:

柔性管道胸腔两侧沟槽回填,应分层回填密实,压实后每层厚度为100~200mm。


答案:对
解析:
柔性管道胸腔两侧沟槽回填,应分层回填密实,压实后每层厚度为100~200mm。

第10题:

管道两侧和管顶()范围内胸腔夯实,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


正确答案:以上500mm;不应超过300m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