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某食糖购销企业与一个食品厂签订购销合同,按照当时该地的现货价格3600元/吨在2个月后向该食品厂交付2000吨

题目
单选题
1月中旬,某食糖购销企业与一个食品厂签订购销合同,按照当时该地的现货价格3600元/吨在2个月后向该食品厂交付2000吨白糖。该食糖购销企业经过市场调研,认为白糖价格可能会上涨。为了避免2个月后为了履行购销合同采购白糖的成本上升,该企业买入5月份交割的白糖期货合约200手(每手10吨),成交价为4350元/吨。春节过后,白糖价格果然开始上涨,至3月中旬,白糖现货价格已达4150元/吨,期货价格也升至4780元/吨。该企业在现货市场采购白糖交货,与此同时将期货市场多头头寸平仓,结束套期保值。 1月中旬到3月中旬白糖期货市场()。
A

基差走弱120元/吨

B

基差走强120元/吨

C

基差走强100元/吨

D

基差走弱100元/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根据以下内容回答{TSE}题

2月中旬,某棉花购销企业与一个加工厂签订购销合同,当时该棉花的现货价格为3600元/吨。在两个月后,棉花购销企业向该工厂交收2000吨棉花。该棉花购销企业经过市场调查,认为棉花的价格很可能上涨,为了避免两个月后履行购销合同时采购棉花的成本上升,该企业决定在某期货市场上进行买入套期保值操作。该企业在期货市场上买人6月份交割的棉花期货200手(每手10吨),成交价格为4350元/吨。随后,棉花的价格果然开始上涨,到了4月中旬,棉花的现货价格为4150元/吨,期货价格也上升到了4780元/吨。该企业在现货市场采购棉花交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将持有的多头寸进行平仓,从而结束套期保值。

(1)由于现货价格的上涨幅度超过期货的价格,基差变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盈亏未能抵消。也就是说,该棉花购销企业在两个月后买人棉花比2月中旬多支付了( )元/吨。

A.550

B.560

C.570

D.580


正确答案:A

第2题:

甲超市与乙食品厂签订买卖合同,约定:乙食品厂应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前两周,向甲超市交付各色月饼1万盒。依照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乙食品厂发生重大火灾,致乙食品厂机器及全部成品、原料烧毁,则甲超市有权解除合同
B.如乙食品厂发生重大火灾,致乙食品厂机器严重损坏,乙食品厂要推迟1个月履行合同,甲超市有权解除合同
C.如乙食品厂发生重大火灾,致乙食品厂不能按时交货,甲超市有权解除合同,但因该损失系不可抗力所致,故甲超市无权要求食品厂赔偿损失
D.如乙食品厂发生重大火灾,致乙食品厂机器及产品严重受损,乙食品厂仅能按照交付6000盒各色月饼,甲超市应当接受,不得解除合同

答案:C
解析:
如果乙食品厂发生重大火灾,致乙食品厂机器及其他成品、原料严重受损致合同无法履行的或乙食品厂必须推迟1个月履行的,因月饼系时间性要求极强的食品,推迟1个月履行,会严重损害甲超市利益,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则甲超市有权解除合同;在合同解除后,甲超市有权要求乙食品厂赔偿损失。

第3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15题。

1月中旬,某食糖购销企业与一食品厂签订购销合同,按照当时该地的现货价格3600元/吨在2个月后向该食品厂交付2000吨白糖。该食糖购销企业经过市场调研,认为白糖价格会上涨。为了避免两个月后履行购销合同采购白糖的成本上升,该企业买入5月份交割的白糖期货合约200手(10吨/手),成交价为4350元/吨。春节过后,白糖价格果然开始上涨,至3月中旬,白糖现货价格已达4150元/吨,期货价格也升至4780元/吨。该企业在现货市场采购白糖交货,与此同时将期货市场多头头寸平仓,结束套期保值。

该食糖购销企业所做的是( )。

A.卖出套期保值

B.买入套期保值

C.交叉套期保值

D.基差交易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买入套期保值的实际操作中的运用。为了避免两个月后为履行购销合同采购白糖的成本上升,该企业进行的是买入套期保值操作。

第4题:

3月中旬,某大豆购销企业与一食品厂签订购销合同,按照当时该地的现货价格3600元/吨在2个月后向该食品厂交付2000吨大豆。该大豆购销企业,为了避免两个月后履行购销合同采购大豆的成本上升,该企业买入6月份交割的大豆期货合约200手(10吨/手),成交价为4350元/吨。至5月中旬,大豆现货价格已达4150元/吨,期货价格也升至4780元/吨。该企业在现货市场采购大豆交货,与此同时将期货市场多头头寸平仓,结束套期保值。3月中旬、5月中旬大豆的基差分别是( )元/吨。

A.750;630
B.-750;-630
C.750;-630
D.-750;630

答案:B
解析:
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3月中旬基差=3600-4350=-750(元/吨);5月中旬基差=4150-4780=-630(元/吨)。

第5题:

1月中旬,某食糖购销企业与一个食品厂签订购销合同,按照当时该地的现货价格3600元/吨在2个月后向该食品厂交付2000吨白糖。该食糖购销企业经过市场调研,认为白糖价格可能会上涨。为了避免2个月后为了履行购销合同采购白糖的成本上升,该企业买入5月份交割的白糖期货合约200手(每手10吨),成交价为4350元/吨。春节过后,白糖价格果然开始上涨,至3月中旬,白糖现货价格已达4150元/吨,期货价格也升至4780元/吨。该企业在现货市场采购白糖交货,与此同时将期货市场多头头寸平仓,结束套期保值。1月中旬到3月中旬基差的变化情况是( )。

A.基差走弱120元/吨
B.基差走强120元/吨
C.基差走强100元/吨
D.基差走弱100元/吨

答案:B
解析:
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1月中旬基差=3600-4350=-750(元/吨),3月中旬基差=4150-4780=-630(元/吨),基差由-750到-630,基差走强120元/吨。

第6题:

张某是某企业的销售人员,随身携带盖有该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便于对外签约。后张某因收受回扣被企业除名,但空白合同书未被该企业收回。张某以此合同书与他人签订购销协议,该购销协议的性质为()。

A:不成立
B:无效
C:可撤销
D:成立并生效

答案:D
解析:
张某本来有代理权限,相对人在不知其被开除的情况下,“空白合同书”足以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限。因此构成表见代理,代理行为有效,合同成立并生效。

第7题:

1月,某购销企业与某食品厂签订合约,在两个月后以3600元/吨卖出2000吨白糖,为回避价格上涨风险,该企业买入5月份交割的白糖期货合约200手(每手10吨),成交价为4350元/吨。至3月中旬,白糖现货价格已达4150元/吨,期货价格也升至4780元/吨。该企业采购白糖且平仓,结束套期保值。该企业在这次操作中( )。

A. 不盈不亏
B. 盈利
C. 亏损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建仓时,基差为-750元/吨,平仓时基差为-630元/吨,基差走强120元/吨。现货市场价格增长比期货市场价格增长高,做买入套期保值者亏损。基差走强,买入套期保值有净亏损;基差走弱,买人套期保值有净盈利。{图}

第8题:

某企业的产品销售定价每月约有750吨是按“上个月现货铜均价+加工费用”来 确定,而原料采购中月均只有400吨是按“上个月期价+380元/吨的升水”确定,该企业在购销合同价格不的情况下,每天有敞口风险( )吨。A.750B.400C.350D.100


正确答案:C

第9题:

1月中旬,某食糖购销企业与一个食品厂签订购销合同,按照当时该地的现货价格3600元/吨在2个月后向该食品厂交付2000吨白糖。该食糖购销企业经过市场调研,认为白糖价格可能会上涨。为了避免2个月后为了履行购销合同采购白糖的成本上升,该企业买入5月份交割的白糖期货合约200手(每手10吨),成交价为4350元/吨。春节过后,白糖价格果
然开始上涨,至3月中旬,白糖现货价格已达4150元/吨,期货价格也升至4780元/吨。该企业在现货市场采购白糖交货,与此同时将期货市场多头头寸平仓,结束套期保值。则该企业( )

A. 净损失200000元
B. 净损失240000元
C. 净盈利240000元
D. 净盈利200000元

答案:B
解析:
在现货市场上:3600-4150=-550(元/吨),相当于亏损550元/吨;在期货市场上:4780-4350=430(元/吨),相当于盈利430元/吨。所以该企业的总盈亏=43020010-5502000=-240000(元),即净损失240000元。

第10题:

1月中旬,某食糖购销企业与一个食品厂签订购销合同,约定以5900元/吨的价格在两个月后向该食品厂出售1000吨白糖,该食糖购销企业为了防止两个月后履约时采购白糖的成本上升,决定进行白糖套期保值,在5月份白糖期货合约上建仓,成交价格为5850元/吨,至3月中旬,白糖现货价格涨至6600元/吨,该企业按此价格买入白糖,同时以6750元/吨价格将期货合约对冲平仓,通过套期保值操作,该食糖购销企业相当于以( )元/吨购入食糖。(不计手续费等费用)。

A.5700
B.5900
C.6650
D.6600

答案:A
解析:
期货市场盈利:6750-5850=900元/吨,实际购入价格:6600-900=5700元/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