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网络隐私的侵权方式。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网络隐私的侵权方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网络隐私权的主要侵权方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未经授权进入他人系统收集获得资料、在网络上公开或转让他人的隐私
(2)未经授权截获或复制他人正在传递的电子信息
(3)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及从事其他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4)广告商的大量垃圾邮件侵扰他人安宁
(5)网络提供商的侵权行为
(6)网络监视及窃听


第2题:

关于网络人格权的法律适用,依《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通过网络侵害隐私权的适用网站服务器所在地法律

B.通过网络侵害肖像权的适用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

C.通过网络侵害姓名权的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

D.网络侵权争议应适用双方协议选择的法律


正确答案:C
依《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6条:“通过网络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的,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只有C正确。

第3题:

新闻报道侵害隐私权的具体方式有哪几种?如何避免新闻报道侵害隐私权?如果遇到隐私权侵权诉讼,媒体应如何为自己抗辩?


本题答案:1)具体方式:一是在传播内容公布、宣扬隐私;二是在采集信息的活动中侵入私生活区域。
(2)如何避免:要事先预防和规避隐私权诉讼,新闻媒介在思想上要把握三个原则,在技术上认真把好“三道关”:
(一)思想上的三个原则
1)社会政治和公共利益原则:侵害隐私权在公共利益原则下可以免于诉讼。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原则并不是对官员隐私权的剥夺或限制,而是为了保障社会政治和公共利益,牺牲个人某些隐私权。犯罪新闻报道涉及的大多是公共利益,一定程度上报道隐私不构成侵权;但是也不能时时标榜公共利益,报道的却是和公共利益无关的侵权内容。
2)满足受众的合理兴趣原则:满足受众兴趣是新闻媒体的责任,有时候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合理兴趣而对公众人物的私人活动进行公布,不构成侵权。因此新闻媒体进行报道时,应根据社会大多数人的看法和道德标准来决定一个新闻报道是否能符合公众兴趣,并且在主观上应该出于善意和诚意,报道个人隐私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无中生有。
3)人格尊严原则:犯罪新闻报道是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揭露,必要时可以涉及某些隐私,但是不能伤害到人格尊严。犯罪新闻报道不仅仅要维护无辜者的人格尊严,也要避免伤害到罪犯的人格尊严。
(二)技术上的“三道关”
1)把好“采访关”: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树立牢固的隐私意识,坚持做到:未经本人同意,不进入他人的私人空间(跟随警方执行警务活动除外);未经本人同意,不介入他人的私人活动;不偷看、偷拍、偷录他人的私人信息(有严重危害性的犯罪事件除外);在对方拒绝采访的前提下,不对案件的被害者及其相关关系人进行骚扰。
2)把好“写作关”:在犯罪新闻写作过程中,记者应该充分尊重他人的隐私,做到:有关性袭击的新闻报道不应披露受害者姓名身份,也不得发表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材料;不披露罪犯和犯罪嫌疑人和案件无关的性错误或者性关系;不披露未成年罪犯的姓名、住址等身份特征;不披露已经改过的当事人曾经的犯罪经历;不公布和案件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其他私人信息;不披露案件所有当事人及相关人和案件无关的身体精神方面的疾病。
3)把好“编辑关”:新闻编辑是最后的“把关人”,应该对新闻作品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查,对那些涉及隐私的信息要坚决除掉。编辑尤其不能犯“后生错误”,不但没有去掉隐私信息,为了追求刺激性效果,还添油加醋进行煽情,不但降低媒体的品位,也可能导致隐私以外的其他名誉权诉讼。

第4题:

以下哪种民事权利在受到侵害时,不能依据《侵权责任法》请求承担侵权责任()。

  • A、网络著作权
  • B、商业秘密权
  • C、网络隐私权
  • D、虚拟人物的人身权

正确答案:D

第5题:

简述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内容。


正确答案: 个人登录的身份、健康状况;
个人的信用和财产状况;
邮箱地址;
网络活动踪迹。

第6题:

简述网络隐私权的主要表现主要权利内容


参考答案:

1、 网络个人信息收集的知情权
2、 网络个人信息收集的选择权
3、 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控制权
4、 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请求权
5、 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利用限制权


第7题:

简述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的侵权责任方式。


参考答案:《侵权责任法》第15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第8题:

简述商标侵权纠纷的处理方式。


参考答案:

(1)协商解决。当事人按照自愿、平等原则进行协商。
(2)行政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商标侵权纠纷依法处理。
(3)行政调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事人请求,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4)诉讼解决。被侵权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


第9题:

大致说来,网络伦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 A、侵犯个人隐私权和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 B、信息垃圾和信息污染问题
  • C、网上侵权和网络诈骗问题
  • D、信息滥用和网络成瘾问题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简述隐私权的保护方式。


正确答案: 1)直接保护.法律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当公民个人的隐私受到侵害时,受害人可以以侵犯隐私或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诉诸法院请求法律保护与救济,是隐私权的直接保护方法;
2)间接保护,法律不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当公民个人的隐私受侵害时,受害人不能以侵犯隐私或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诉诸法院请求法律保护与救济,而只能将这种损害附从于其他诉因(如名誉损害、非法侵入等)请求法律保护与救济,是为隐私权的间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