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盐渍土的论述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盐渍土的论述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A

盐渍土的腐蚀性评价以Cl-、SO42-作为主要腐蚀性离子

B

盐渍土的含水量较低且含盐量较高时其抗剪强度就较低

C

盐渍土的盐胀性主要是由于硫酸钠结晶吸水后体积膨胀造成的

D

盐渍土的起始冻结温度不仅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而且与盐的类型有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面对特殊性土的论述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A、硫酸盐渍土的盐胀性主要是由土中含有Na2SO4引起的
B、土体中若不含水就不可能发生冻胀
C、膨胀土之所以具有膨胀性是因为土中含有大量亲水性矿物
D、风成黄土中粉粒含量高是其具有湿陷性的主要原因

答案:D
解析:
A项,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501页规定,硫酸盐渍土中的无水芒硝(Na2SO4)含量较多,在温差作用下失水、吸水造成硫酸盐渍土膨胀;B项,土中含水才会产生冻胀,不含水的土不会冻胀。土冻胀的原因是水冻成冰使体积膨胀,其膨胀率约为9%,同时土在冻结过程中,非冻结区的水分会向冻结区迁移,使冻结土层的含水量显著增加,这就造成某些土层在冻结后常产生很大的冻胀量;C项,根据第470页规定,膨胀土的矿物成分主要是次生黏土矿物—蒙脱石和伊利石,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失水收缩,遇水膨胀;D项,黄土湿陷性是由于黄土所具有的特殊结构体系造成的。

第2题:

下列有关盐渍土性质的描述中,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盐渍土的溶陷性与压力无关
B.盐渍土的腐蚀性除与盐类的成分、含盐量有关外,还与建筑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
C.盐渍土的起始冻结温度随溶液的浓度增大而升高
D.氯盐渍土总含盐量增大,其强度也随之增大


答案:A,B
解析:
《教材》第八篇,第四章,第四节

第3题:

关于盐渍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体中易溶盐含量大于0.5%
B.盐渍土中硫酸盐沉淀结晶时体积缩小
C.盐渍土含水率较低时,土的强度较高
D.盐渍土的水稳定性较低

答案:B
解析:
盐渍土的土体中易溶盐含量大于0.5%,且具有吸湿、松胀等特性。盐渍土硫酸盐沉淀结晶时体积增大,脱水时体积缩小。

第4题:

下列关于盐渍土的论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答案:A,C,D
解析: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五篇第七章第二节第二点进行判断:A项,硫酸盐渍土有较强的腐蚀性,氯盐渍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B项,盐渍土的含水率较低且含盐量较高时其抗剪强度就较高;C项,盐渍土的起始冻结温度随溶液的浓度增大而降低,且与盐的类型有关;D项,盐渍土的盐胀性主要是由于硫酸盐渍土中的无水芒硝吸水变成芒硝,体积增大。

第5题:

关于盐渍土盐胀性的叙述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当土中硫酸钠含量不超过1%时,可不考虑盐胀性
B、盐渍土的盐胀作用与温度关系不大
C、盐渍土中含有伊利石和蒙脱石,所以才表现出盐胀性
D、含盐量相同时硫酸盐渍土的盐胀性较氯盐渍土强

答案:A,D
解析: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4版)第501页规定,盐渍土的盐胀,主要发生在硫酸盐盐渍土中,因此含盐量相同时硫酸盐渍土的盐胀性较氯盐渍土强。盐胀性是由于土中液态或粉末状的硫酸钠在外界条件变化时吸水结晶而产生体积膨胀所造成的。而促使硫酸钠结晶的这个外界条件主要是温度的变化,因为硫酸钠的溶解度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盐胀作用是盐渍土由于昼夜温差大引起的,多出现在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根据第505页内容,当盐渍土地基中的硫酸钠含量不超过1%时,可不考虑其盐胀性。

第6题:

某硫酸盐渍土场地,每100g土中的总含盐量平均值为2.65g,可判定该土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硫酸盐渍土?(  )

A、弱盐渍土
B、中盐渍土
C、强盐渍土
D、超盐渍土

答案:C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6.8.2规定,盐渍土按含盐量分类表可知,硫酸盐渍土每100g土中的总含盐量平均值为2.65g的盐渍土属于强盐渍土。

第7题:

下列关于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作用机理的论述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A、增大压力扩散角
B、调整不均匀沉降
C、提高地基稳定性
D、提高地基土抗剪强度指标

答案:D
解析: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是由分层铺设于垫层中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垫层土组合构成的。加筋垫层的工作机理为:在建筑荷载作用下,筋带与土颗粒界面的摩擦作用,一方面限制了颗粒之间的运移,从而使垫层的整体性能得到改善;另一方面筋带内部产生了较大的内应力,从而抵消了部分建筑荷载,并将建筑荷载均化传递分布到地基土中,可以较好地起到换填作用。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4.2.1条条文说明规定,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垫层有效地改变了天然地基的性状,增大了压力扩散角,降低了下卧土层的压力,约束了地基侧向变形,调整了地基不均匀变形,增大地基的稳定性并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第8题:

关于计算挡土墙所受的土压力的论述,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答案:C
解析:
A项,朗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土体水平,计算结果主动土压力偏大,被动土压力偏小;BD两项,库仑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假定滑动面为平面,滑动楔体为刚性体,计算结果主动土压力比较接近实际,而被动土压力偏小,当墙背与竖直面的夹角大于



时,滑动块体不是沿着墙背面滑动,而是在填土中产生第二滑裂面。

第9题:

下列哪个选项的盐渍土对普通混凝土的腐蚀性最强(  )

A. 氯盐渍土
B. 亚氯盐渍土
C. 碱性盐渍土
D. 硫酸盐渍土

答案:D
解析:
根据《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 50942—2014)第4.4.2条条文说明第3款规定,以硫酸盐为主的盐渍土,主要是通过化学作用、结晶胀缩作用,对水泥、砂浆、混凝土和黏土砖类建筑材质发生膨胀腐蚀破坏;此外,对钢结构、混凝土中钢筋、地下管道等也有一定腐蚀作用。

第10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7—2001)(2009年版),下列关于特殊土取样的要求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A、对于膨胀土,在大气影响深度范围内,取样间距可为2、0m
B、对于湿陷性黄土,在探井中取样时,竖向间距宜为1、0m
C、对于盐渍土,初勘时在0~5m范围内采取扰动样的间距宜为1、0m
D、对于盐渍土,详勘时在0~5m范围内采取扰动样的间距宜为0、5m

答案:A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6.7.4条第3款,在大气影响深度内,每个控制性勘探孔均应采取Ι、Ⅱ级土试样,取样间距不应大于1.0m。
B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4.1.7条,采取不扰动土样,必须保持其天然的湿度、密度和结构,并应符合I级土样质量的要求。在探井中取样,竖向间距宜为1m。CD两项,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6.8.4条表6.8.4,对于盐渍土,初勘时在0~5m范围内采取扰动土样的间距宜为1.0m,详勘时在0~5m范围内采取扰动土样的间距宜为0.5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