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第一级是指导保护级。

题目
判断题
我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第一级是指导保护级。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 46 )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安全要求最低的是

A) 指导保护级

B) 自主保护级

C) 监督保护级

D) 专控保护级


正确答案:B

第2题:

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安全要求最低的是( )。

A.指导保护级

B.自主保护级

C.监督保护级

D.专控保护级


正确答案:B

第3题:

46)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安全要求最高的防护等级是( )。

A)指导保护级

B)自主保护级

C)监督保护级

D)专控保护级


正确答案:D
(46)D) 【解析】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为指导,将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分为5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自主保护级、指导保护级、监督保护级、强制保护级和专控保护级。

第4题:

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共有四级,其中指导保护级是哪一级()。

A.第一级

B.第二级

C.第三级

D.第四级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我国,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为指导,将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分为5个等级,如果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这属于______。

A.第二级指导保护级

B.第三级监督保护级

C.第四级强制保护级

D.第五级专控保护级


正确答案:B

第6题:

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安全要求最高的防护等级是

A.指导保护级

B.自主保护级

C.监督保护级

D.专控保护级


正确答案:D
解析: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中,有指导保护级,自主保护级,监督保护级,强制保护级,专控保护级等,其中等级最高的是专控保护级。

第7题:

我国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为指导,将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分为5个等级,如果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以上内容是______。

A.第四级强制保护级

B.第三级监督保护级

C.第二级指导保护级

D.第五级专控保护级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我国,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为指导,将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分为5个等级。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

第8题:

(46)在我国,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为指导,将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分为5个等级,如果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这属于哪个保护级?( )

A)第二级指导保护级

B)第三级监督保护级

C)第四级强制保护级

D)第五级专控保护级


正确答案:B
(46)B) 【解析】在我国,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17859-1999)为指导,将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分为5个等级。第三级监督保护级适应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

第9题:

不属于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规定的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的五个等级之一? A.用户自主保护级 B.访问控制级C.系统审计保护级 D.结构化保护级


正确答案:B
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标准规定了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的五个等级,如下所示。
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该级别计算机信息系统通过隔离用户与数据,使用户具备自主安全保护的能力。它具有多种形式的控制能力,对用户实施访问控制,即为用户提供可行的手段,保护用户和用户组信息,避免其他用户对数据的非法读写与破坏。
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与用户自主保护级相比,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了粒度更细的自主访问控制,它通过登录规程、审计安全性相关事件和隔离资源,使用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该级别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系统审计保护级的所有功能。此外,还提供有关安全策略模型、数据标记,以及主体对客体强制访问控制的非形式化描述;具有准确地标记输出信息的能力;消除通过测试发现的任何错误。
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可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于一个明确定义的形式化安全策略模型之上,它要求将第三级系统中的自主和强制访问控制扩展到所有主体与客体。此外,还要考虑隐蔽通道。本级的可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结构化为关键保护元素和非关键保护元素。可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接口也必须明确定义,使其设计与实现能经受更充分的测试和更完整的复审。加强了鉴别机制;支持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的职能;提供可信设施管理;增强了配置管理控制。系统具有相当的抗渗透能力。
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该级别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满足访问监控器需求。访问监控器仲裁主体对客体的全部访问。访问监控器本身是抗篡改的;必须足够小,能够分析和测试。为了满足访问监控器需求,可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其构造时,排除那些对实施安全策略来说并非必要的代码;在设计和实现时,从系统工程角度将其复杂性降低到最低。支持安全管理员职能;扩充审计机制,当发生与安全相关的事件时发出信号;提供系统恢复机制。系统具有很高的抗渗透能力。

第10题:

《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意见》中信息和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第三级的定义是()

A.自主保护级

B.指导保护级

C.强制保护级

D.监督保护级

试题


参考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