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工现场吊装某设备,计划工期为20天。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有四种可供选择方案:第一,租用一台履带吊车,作业台班费为18

题目
单选题
在施工现场吊装某设备,计划工期为20天。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有四种可供选择方案:第一,租用一台履带吊车,作业台班费为18万元,进、出场费6万元,工期6天;第二,就近租用两台汽车吊抬吊,台班费19.2万元,工期8天;第三,现场制作桅杆,制作、配套30万元(分摊折iEi费15万元,但本单位很少用到此类设备),工期18天;第四,租用一台桅杆起重机,全部租赁费用16万元,工期为16天。应选择的是( )方案。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开发新产品,有四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四种方案在不同市场利益值如下表所示。决策者采用折中原则进行决策,给定最大值系数α=0.75,该企业应选择的方案为()。

A:方案Ⅰ
B:方案Ⅱ
C:方案Ⅲ
D:方案Ⅳ

答案:C
解析:
按照折中原则,用给定的最大值系数α和对应的各方案最大最小损益值计算各方案的加权平均值,取加权平均最大的损益值对应的方案即为所选方案。分别计算四种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如下:方案Ⅰ:60*0.75+40*(1-0.75)=55;方案Ⅱ:70*0.75+30*(1-0.75)=60;方案Ⅲ:85*0.75+15*(1-0.75)=67.5;方案Ⅳ:95*0.75+(-20)*(1-0.75)=66.25。Max|55,60,67.5,66.25|=67.5,所以企业应选择方案Ⅲ。

第2题:

某机电安装公司承包了一个炼油厂装置的安装工程,该安装工程内容包括:设备安装、管道安装、电气仪表等。其中有一台大型设备—分馏塔,塔自身重量116t,尺寸(直径×高度)为Φ2800×40000mm,已整体运至现场。机电安装公司项目部根据吊车的调配状况,租赁2台履带式起重机,采用双吊车抬吊的吊装方法,为此编制了吊装技术方案。项目部根据大型吊装具有重大风险的情况,编制了工程施工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分馏塔吊装方案吊装工艺分析计算基点如下:履带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吊车)选用200t吊车和150t吊车各一台,根据现场适宜作业的条件和吊车的站位情况,200t吊车最大额定吊装能力为64. 8t,150t吊车最大额定吊装能力为61. 7t。项目部认为吊车的额定总吊装能力为126. 5t,大于分馏塔的重量,满足要求。但监理工程师审该塔吊装方案时,认为方案不可行。
问题:
1.机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2.吊装作业对安全技术措施有何要求?对吊装作业人员有什么要求?
3.根据现场适宜作业的条件,确定吊车的站位位置(工作半径)之后,应如何确定吊车的额定起重量以完成吊装任务?
4.机电安装公司项目部编制的分馏塔吊装方案为什么不可行?采用分析或计算吊车吊装载荷的方式来说时理由。
5.若施工作业中发生重大生产伤亡事故时应采取什么应急措施?


答案:
解析:
1.应急预案应包括的内容:
(1)成立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
(2)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应以减少人员的伤亡为第一要务,同时尽量减少财产损失。提前进行急救和消防演练。
(3)规定报警、联络方式和报告内容,确定与外部的联系单位,确保对内对外信息沟通方式的畅通。
(4)明确作业场所内的人员的疏散方式和途径。
(5)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
2.吊装作业应根据具体的吊装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形成专项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施工现场吊装作业人员要求有:选派具有丰富吊装经验的信号指挥人员、司索人员、起重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确定吊车的起重能力的一般步骤是:
(1)计算待吊设备吊装参数:设备吊装计算重量(若是2台或多台吊车联合抬吊,应计算出每台吊车的分配吊装重量),设备吊装高度(就位高度或最高就位高度)等。
(2)根据待吊设备吊装高度、选择的吊索高度和吊车工作半径,查吊车作业范围曲线图,确定吊车臂杆长度。
(3)根据吊车工况和已定的吊车工作半径、臂长,查吊车的起重能力表,查出吊车在此配置下的额定起重量。
(4)将查出吊车的额定起重量,与吊车承担的设备吊装计算重量相比对,若额定起重 量大于设备的吊装计算重量,本项选择合格。否则重复前2个步骤重选。
(5)计算吊车吊臂与设备之间、吊钩与设备及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若符合规范要求 则第(4)步骤查出的吊车额定起重量即可确定为能够完成吊装任务的吊车额定起重量。否 则重复前面步骤重选,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4.两台吊车的额定总吊装能力过小,不能满足塔的吊装要求,故吊装方案不可行。 理由如下:
(1)项目部编制的吊装方案中,吊车的额定总吊装能力没有考虑2台吊车抬吊塔设备 时载荷运动和载荷偏移的影响。若计人动载荷系数k1=1.1,不均衡载荷系数k2=1.1 后,塔自身重量所形成的加在单台吊车的计算载荷(按平均承担吊装载荷考虑)Q=(塔 重量的一半)×k1×k2=116t×1.1×1.1/2=70. 18t,就已经都大于200t吊车和150t吊车 在背景给定的适宜作业条件下的额定起重量;
(2)吊装方案中,没有计人索具、吊具(含吊车吊钩)重量,这些都是吊车应承担的吊装载荷。 综合上述理由,吊车额定起重量小于所承担的计算载荷,不能实现吊装。
5.施工现场伤亡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立即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做好以下工作:
(1)施工现场人员要有组织,听指挥,首先抢救伤员,立即联系有关急救医院抢救,争取抢救时间,尽一切可能减少伤势的恶化和死亡的发生。
(2)迅速排除险情,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管有关证物,采取措施,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
(4)根据事故报告程序和要求,向单位和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3题:

在施工现场吊装某设备,工期为20天。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有四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租用一台汽车吊,作业台班费为12万元,来回费用5万元,工期为5天;二是租用两台汽车吊抬吊,台班费14万元,工期8天;三是现场制作桅杆,制作安装费18万元(折旧费8万元,但本单位很少用到此类设备),工期 18天;四是租用一台桅杆起重机,全部租赁费用9万元,工期为16天。应该选择( )。

A.第一方案

B.第二方案

C.第三方案

D.第四方案


正确答案:D

第4题:

某施工单位为完成某机电工程项目安装施工任务,租赁了一台150t履带吊车进行大型设备吊装。吊车运达施工现场,组装完毕后即开始吊装作业。一个月后的一天,负责压缩机安装的钳工班长要求吊车司机在当天中午在压缩机厂房封顶前将压缩机吊装就位。当时,起重工和吊车司机还没有到岗,仅一名见习司机在车上,钳工班长便指挥见习司机进行吊装。该压缩机基础离吊车较远,厂房的部分山墙阻碍了吊车司机视线,看不见基础位置,见习司机只得按钳工班长的指挥作业。钳工班长指挥吊车尽量趴吊车扒杆(吊臂),在趴扒杆过程中造成吊车超载失稳,见习司机处理不及时,吊车向压缩机厂房山墙倾翻,扒杆砸在压缩机厂房山墙上,两节扒杆严重变形损坏,山墙横梁也被砸坏。
问题:
(1)施工单位租赁的履带吊车组装完毕就进行吊装作业是否正确为什么
(2)履带吊车进入现场的施工还应履行何种程序为什么
(3)钳工班长指挥吊车作业违背了什么规定说明理由。
(4)简述吊车吊装压缩机的过程中,有哪些违反操作作业规程的地方


答案:
解析:
(1)施工单位租赁的履带吊车组装完毕就进行吊装作业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施工单位租赁的l50t履带吊车组装完毕就进行吊装,违背了“进人现场的施工机械应进行安装验收,保持性能、状态完好,做到资料齐全、准确”的规定。

(2)履带吊车进入现场的施工还应履行何种程序 为什么

答:履带吊(起重机械)车属于特种设备,应切实履行报检程序。

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人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亦即所在地区地市级以上)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报检。

(3)钳工班长指挥吊车作业违背了什么规定 说明理由。

答:起重吊装应由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起重工(或起重机械工)进行指挥和吊装作业。钳工班长不具备特种作业人员资格,不能进行吊装指挥。违反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

(4)简述吊车吊装压缩机的过程中,有哪些违反操作作业规程的地方

答:吊车吊装压缩机的过程中违反操作作业规程的地方有:

1)从操作者方面,见习司机应在正式吊车司机(专门的操作人员)的指导下作业,不能单独进行吊装作业,不符合“施工机械应由专门的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实行岗位责任制″的规定。同时见习司机(起重机械作业)也应具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

2)吊车吊装压缩机操作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

从吊装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分析:视线受阻碍,看不见基础位置,无专门的起重吊装作业人员进行指挥或传递指挥信号;作业过程中带负荷过度趴吊车扒杆(也与视线受阻碍,,看不见基础位置有关),超出了吊车在该工况下的允许作业半径(或称为幅度),吊车超负荷,这是造成吊车超载失稳的主因。

第5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机电工程项目安装任务。开工之前施工单位提交了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在上述计划中,工作E与工作G共用一台200t履带吊车作业(其他工作不使用),E、G两工序不能同时或交叉进行施工。履带吊车到达现场后需要2天时间进行组装才能达到吊装条件。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改变设计,使工作B推迟10天,其他工作作业持续时间不变。【问题】1.严格按照网络图施工,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安排履带吊车在工程开工后第几天(上班时间,以下未注明者同)进入现场为什么进场大型施工机械应达到什么要求2.完成工作E与工作G的吊装作业是否能做到连续作业,闲置台班是多少(按1天1个台班计)说明理由。如果发生闲置,违背了施工机械管理的哪些原则3.为使工作E与工作G吊装连续作业,应安排履带吊车在工程开工后第几天进入现场为什么4.工作B推迟10天后,为使工作E与G吊装连续作业(工作E与G先后顺序不限),承包商应如何调整施工进度网络计划较为合理此时履带吊车应在工程开工后第几天进入现场简述理由并画出调整后的网络图。


答案:
解析:
1.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安排履带吊车在工程开工后第24天进入现场。因为工作E最早开始时间为工程开工后第26天,考虑履带吊车到达现场的组装时间,应在此基础上提前2天。进入现场的施工机械应进行安装验收,保持性能、状态完好,做到资料齐全、准确。属于特种设备范畴的应履行报检程序。2.工作E与工作G的吊装作业不能连续进行,工作G最早开始时间为工程开工后第41天,工作E结束时间是第35天(下班时间),中间有5天时间差,故履带吊车闲置台班是5个。吊车闲置违背了:施工机械设备应强化现场平衡、调动,合理组织机械设备使用,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项目的机械使用成本。3.应安排履带吊车在工程开工后第29天(比原网络计划推迟5天)进入现场。可以利用工作E的40天总时差,调整其最早开始时间而不影响工程总的进度。推迟5天利用了原工作E、G中间的5天时间差,使工作E与工作G吊装连续作业,履带吊车无闲置。4.工作B推迟10天后,若工作B与E仍按原顺序作业,工作E还未完成则工作G已开始,不符合E、G两工序不能同时或交叉进行施工的要求。因此,仍然利用工作E的总时差(40天),先进行工作G,紧接着进行工作E较为合理,此时履带吊车可以在工程开工后第39天进入现场。



第6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台大型压缩机和一台配套的燃气轮机的吊装任务,压缩机单重为82t,燃气轮机单重为37.41t,整体到货。在施工现场可提供200t、170t的大型汽车吊各一台。200t、170t汽车吊吊索具重量均为2t。由于现场条件限制,两台吊车的最佳使用工况如下:

注:如用多抬吊时,不均衡荷载系数取1.1。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吊装方案并经项目经理审核、批准。
问题:  
1.选择现场合适的汽车吊车完成压缩机的吊装任务,并作荷载核算。
2.选择现场合适的汽车吊车完成燃气轮机的吊装任务,并作荷载核算。


答案:
解析:
由于现场的任何一单台汽车吊均无法吊起82t的压缩机,故压缩机的吊装应考虑采用两台汽车吊进行抬吊
根据Qj=K1K2Q,取K1=1.1 K2=1.1 Q=82+4=86t
  Qj=1.1×1.1×86=104t
两台汽车吊分别承受的荷载为  Q1=Q2=104/2=52t
200t吊车臂杆长度为24.4m,作业半径为9m的情况下,最大起重量71t,大于52t;170t吊车臂杆长为22.7m,作业半径为7m的情况下,最大起重量55t,大于52t。故一台200t和一台170t汽车吊抬吊作业可以满足压缩机吊装的要求。
对燃气轮机,由于Qj=1.1×(37.41+2)=43t
故采用一台170t或一台200t汽车吊均可以满足起吊燃气轮机的要求。

第7题:

某设备重量85t,施工现场拟采用两台履带式起重机抬吊方案进行吊装就位,其中自制专用抬梁重量5t,每台吊车的吊、索具重量3t,风力影响可略。制订吊装方案时,分配到一台起重机的最小计算荷载是()。

A、 48t
B、 52.8t
C、 58.08t
D、 66t

答案:C
解析:
2018新教材P23, 根据公式计算即可。计算方法:(85+5+3+3)*1.1*1.1/2=58.08t

第8题:

(四)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担一台大型压缩机和一台配套的燃气轮机的吊装任务,压缩机单重为82t,燃气轮机单重为37.41t,整体到货。在施工现场可提供200t、170t的大型汽车吊各一台。200t、170t汽车吊吊索具重量均为2t。由于现场条件限制,两台吊车的最佳使用工况如下:

汽车吊车

吊车臂长

作业半径(m)

额定负荷(t)

200t

24.4

9

71

170t

22.7

1

755

注:如米用抬吊时,不均衡荷载系数取11。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吊装方案并经项目经理审核、批准。

问题: 1.选择现场合适的汽车吊车完成压缩机的吊装任务,并作荷载核算。

2.选择现场合适的汽车吊车完成燃气轮机的吊装任务,并作荷栽核算。

3.吊装方案的编制依据是什么?

4.吊装方案除项目经理审批外,还需报什么人审批?在吊装方案实施前还应征求什么人的意见?

5.简述吊装方法的选用原则。


正确答案:

  1.(本小题10分)
  由于现场的任何一单台汽车吊均无法吊起82t的压缩机,故压缩机的吊装应考虑采用两台汽车吊进行抬吊(2分)。
  根据Qj=K1K2Q,取K1=1.1
  K2=1.1(2分)
  Q=82+4=86t(1分)
  Qj=1.1×1.1×86=104t(1分)
  两台汽车吊分别承受的荷载为
  Q1=Q2=104/2=52t(1分)
  200t吊车臂杆长度为24.4m,作业半径为9m的情况下.最大起重量71t,大于52t(1分);170t吊车臂杆长为22.7m,作业半径为7m的情况下,最大起重量75.5t,大于52t(1分)。故一台200t和一台170t汽车吊抬吊作业可以满足压缩机吊装的要求(1分)。
  2.(本小题4分)
  对燃气轮机,由于Qj=11×(37.41+2)=43t(2分)
  故采用一台170t或一台200t汽车吊均可以满足起吊燃气轮机的要求(2分)。
  3.(本小题4分)
  编制吊装方案主要依据是:
  (1)有关规程(规范)(1分);
  (2)施工组织设计(1分);
  (3)被吊装设备的设计图纸(有关参数、技术要求)(1分);
  (4)施工现场情况(1分)。
  4,(本小题4分)
  还商报监理工程师(业主)审批(2分)。在吊装方案实施前还应征求吊车司机的意见(2分)。
  5.(本小题8分)
  (1)技术可行(2分)。从先进可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因地制宜等方面进行技术可行性论证。
  (2)安全(2分)。对每一种技术可行的方法从技术上进行安全分析。
  (3)保证进度(2分)。必须考虑所采用的吊装方法不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4)成本经济(2分)。进行吊装方法的最低成本核算。

第9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台大型压缩机和一台配套的燃气轮机的吊装任务,压缩机单重为82t,燃气轮机单重为37.41t,整体到货。在施工现场可提供200t、170t的大型汽车吊各一台。200t、170t汽车吊吊索具重量均为2t。由于现场条件限制,两台吊车的最佳使用工况如下:



果用抬吊时,不均衡荷载系数取1.1。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吊装方案并经项目经理审核、批准。问题:1.选择现场合适的汽车吊车完成压缩机的吊装任务,并作荷载核算。2.选择现场合适的汽车吊车完成燃气轮机的吊装任务,并作荷载核算。3.吊装方案的编制依据是什么4.吊装方案除项目经理审批外,还需报什么人审批在吊装方案实施前还应征求什么人的意见5.简述吊装方法的选用原则。


答案:
解析:
1.选择现场合适的汽车吊车完成压缩机的吊装任务,并作荷载核算。由于现场的任何一单台汽车吊均无法吊起82t的压缩机,故压缩机的吊装应考虑采用两台汽车吊进行抬吊。根据Qj=K1K2Q,取K1=1.1K2=1.1Q=82+4=86tQj=1.1×1.1×86=104t两台汽车吊分别承受的荷载为Q1=Q2=104/2=52t200t吊车臂杆长度为24.4m,作业半径为9m的情况下.最大起重量71t,大于52t;170t吊车臂杆长为22.7m,作业半径为7m的情况下,最大起重量75.5t,大于52t。故一台200t和一台170t汽车吊抬吊作业可以满足压缩机吊装的要求。2.选择现场合适的汽车吊车完成燃气轮机的吊装任务,并作荷载核算。对燃气轮机,由于Qj=11×(37.41+2)=43t故采用一台170t或一台200t汽车吊均可以满足起吊燃气轮机的要求。3.吊装方案的编制依据是什么?编制吊装方案主要依据是:(1)有关规程(规范);(2)施工组织设计;(3)被吊装设备的设计图纸(有关参数、技术要求);(4)施工现场情况。(5)施工情况及技术装备能力(6)设备到货计划4.吊装方案除项目经理审批外,还需报什么人审批?在吊装方案实施前还应征求什么人的意见?还需报监理工程师(业主)审批。在吊装方案实施前还应征求吊车司机的意见。5.简述吊装方法的选用原则。(1)技术可行。从先进可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因地制宜等方面进行技术可行性论证。(2)安全。对每一种技术可行的方法从技术上进行安全分析。(3)保证进度。必须考虑所采用的吊装方法不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4)成本经济。进行吊装方法的最低成本核算。

第10题:

吊装某台设备, 租用吊车时, 不需考虑的因素是( )。

A.吊装高度
B.吊装重量
C.设备重量
D.吊装位置

答案:D
解析: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
(1)根据设备或构件的重量、吊装高度和吊装幅度收集吊车的性能资料,收集可能租用的吊车信息。
(2)根据吊车的站位、吊装位置和吊装现场环境,确定吊车的使用工况及吊装通道。
(3)根据吊装的工艺重量、吊车的站位、安装位置和现场环境、进出场通道等综合条件,按照各类吊车的外形尺寸和额定起重量图表,确定吊车的类型和使用工况。保证在选定工况下,吊车的工作能力涵盖吊装的工艺需求。
(4)验算在选定的工况下,吊车的支腿、配重、吊臂,和吊具、被吊物等与周周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5)按上述步骤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吊车工况参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