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4年《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第2条对该《公约》中“国家”一词的解释,享有国家豁免权的主体有哪几类?

题目
问答题
根据2004年《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第2条对该《公约》中“国家”一词的解释,享有国家豁免权的主体有哪几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乙国同意适用甲国的法律,可以认为乙国同意甲国法院对乙国行使管辖权

B.丙国代表在甲国法院出庭作证,可以认为是丙国国家管辖权的默示放弃

C.丁国到甲国法院提起诉讼,不能再援引国家豁免权,免除相应的法律责任

D.戊国在与甲国的诉讼中明示放弃管辖豁免,意味着戊国同意甲国对其国家财产采取强制措施


正确答案:C
30.【答案】C 【考点】 国家主权豁免【解析】 根据公约的规定,不构成放弃管辖豁免的情形有,①一国同意适用另一国的法律;②乙国仅为援引豁免或对诉讼中有待裁决的财产主张一项权利而介入诉讼;③国家或其代表为重申其豁免权,出庭阐述立场或作证,或要求法院宣布判决或裁决无效;④一国未在另一法院的诉讼。中出庭,A、B错误。国家管辖权放弃的形式有:①明示放弃:通过条约;书面合同;在法院发表声明;在特定诉讼中提出书面函件;②默示放弃:作为原告在外国法院起诉;正式出庭应诉;提起反诉;作为诉讼利害关系人介入诉讼。C项丁国构成了默示的放弃,不能再援引国家国家豁免权,C项正确。国家对管辖豁免的放弃,不意味着对执行豁免的放弃(即使国家放弃了管辖豁免,外国法院也不能因此当然地对该国国家财产实施扣压、查封等强制执行措施),执行豁免的放弃必须另行明示作出。D错误。

第2题:

对于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相对豁免理论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立法是:()

A、1972年《关于国家豁免权的欧洲公约》

B、1976年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

C、1978年英国《国家豁免法》

D、1982年加拿大《国家豁免法》


参考答案:BC

第3题: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我国在国家及其财产豁免上的立场?( )

A.理论上坚持绝对豁免

B.主张通过国际条约解决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理论分歧

C.认为主权国家在国际民商事关系中享有司法管辖豁免、诉讼程序豁免和强制执行豁免

D.我国的国有企业经营的是国家财产,但在国际民事诉讼中并不享有豁免


正确答案:ABCD
【考点】我国对国家及财产豁免的立场
【解析】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司法管辖豁免、诉讼程序豁免和强制执行豁免。目前国际上在这方面主要有两种理论:绝对豁免论和相对豁免论,我国一直支持的是绝对豁免论,并主张通过国际条约来解决相关争议,因此A项、B项和C项皆为正确答案。对于国有企业的活动,由于其是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经济实体,应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在国际民事诉讼中不享有豁免,D项正确,选ABCD。

第4题:

根据2004年《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第2条对该《公约》中“国家”一词的解释,享有国家豁免权的主体有哪几类?


正确答案:(1)国家及其政府的各种机关;
(2)有权行使主权权力并以该身份行事的联邦国家的组成单位或国家政治区分单位;
(3)国家机构、部门或其他实体,但须它们有权行使并且实际在行使国家的主权权力;
(4)以国家代表身份行事的国家代表。

第5题:

2004年《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是联合国主持下的一项多边公约,该公约在国家主权豁免方面采纳限制豁免主义的观点。目前已经有30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该公约规定若加入该公约的国家达到30个,则公约会在第30个国家批准该公约后的第二年1月1日生效。假设今年是2012年,而该公约在2011年1月1日已经生效。甲、乙、丙为该公约的缔约国。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则及实践,下列说法正确的为哪一项?

A.甲国某公司因与乙国政府间于2011年11月签订的买卖合同引发纠纷而起诉到甲国法院,由于乙国政府的该行为为商业行为,所以不享有国家主权豁免

B.甲国某法院对甲国某公司与丙国政府间买卖合同纠纷案做出了生效判决,对该生效判决甲国某公司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C.乙国公司起诉甲国政府的行政征收行为违法的案件,乙国法院可以受理该案件

D.丙国政府只要从事商业行为,即可视为对国家主权豁免的放弃,此时其他国家法院对丙国政府的商业行为可以管辖


正确答案:A
[考点] 国家主权豁免
[答案及解析] A。《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采纳的是相对豁免主义或限制豁免主义,该学说认为,国家行为可以分为商业行为和非商业行为。对于国家的非商业行为可以享有国家主权豁免,而商业行为不享有国家主权豁免。商业行为是不享有国家主权豁免,而不是视为放弃国家主权豁免。
公约认为有八项大类的行为国家不能援引管辖豁免,不能援引的意思即为不享有。具体包括:商业交易、雇佣合同、国家拥有或经营船舶、参加公司或其他集体机构、知识产权和工业产权、财产的占有和使用、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
该公约在执行豁免方面,仍采取严格限制,即除非相关国家明示或默示放弃,否则对国家财产不能强制执行。即使同意放弃管辖豁免,并不必然表示放弃执行豁免。据此只有A项中甲公司与乙政府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商业交易行为,根据公约规定不享有管辖豁免,因此A项正确。根据公约规定,执行豁免是绝对的,所以无论丙国对于案件本身是否享有管辖豁免,执行豁免仍需通过丙国明示放弃,所以B项错误。C项中政府的行政征收行为不属于商业行为,甲国政府享有管辖豁免,因此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因为公约认为从事商业行为自始不享有管辖豁免,而非默示放弃。因此本题答案选A.

第6题:

国家财产豁免权的内容通常包括:()

A、司法管辖豁免

B、行政管理豁免

C、诉讼担保豁免

D、强制执行豁免


参考答案:ACD

第7题:

国家作为涉外民事关系的主体,其不同于自然人和法人的特殊性表现在享有()

A、主权豁免权

B、管辖豁免权

C、执行豁免权

D、税收豁免权


参考答案:A

第8题:

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司法管辖豁免

B.诉讼程序豁免

C.强制执行豁免

D.赔偿责任豁免


参考答案:D

第9题:

2004年联大通过的《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方面开始确立普遍性的统一规则。中国已签署了该公约,但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尚未批准。关于条约的缔结与签署,及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及中国相关法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外交部长参加条约谈判时无须出具全权证书
B.因中国已签署了《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该公约对我国具有拘束力
C.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中国国内法有冲突的,均优先适用国际条约
D.虽中国已签了《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即表明全国人大有义务批准公约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条约法。依我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第6条,国务院总理与外交部长谈判、签署条约、协定,无需出具全权证书,A正确。我国虽签署了《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但全国人大常委会尚未批准之,公约本身迄今也未生效,因此,该公约对中国尚不具有拘束力,B错。我国《宪法》《立法法》《缔结条约程序法》等法律对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位阶与地位并未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仅在具体的中国法律对此有规定的情况下,才能确定具体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有冲突时何者优先适用;此外,优先适用国际条约,也须排除中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因此,C错。依据条约法,一国签署了公约,不表明该国立法机关有义务批准该公约,D错。

第10题:

根据《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的规定,一国在哪些事项引发的诉讼中,不得向另一国原应管辖的法院援引管辖豁免?


正确答案: (1)商业交易;
(2)雇用合同;
(3)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
(4)财产的所有、占有和使用;
(5)知识产权和工业产权;
(6)参加公司或其他集体机构;
(7)国家拥有或经营的船舶。
然而,在(2)、(3)、(4)、(5)和(7)种情况中,如有关国家之间另有协议,被告国亦可主张管辖豁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