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下列关于智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简述学前儿童智育
1.学前儿童智育:
按照学前儿童认识活动的特点和认知发展的规律,以增进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培养认识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发展智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2.学前儿童智育的意义:
(1)从社会发展价值看,智育是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
(2)从个体发展价值看,智育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
(3)从智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看,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知识和智力基础。
3.学前儿童智育的目标: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4.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1)引导学前儿童获得生活中简单易懂的知识,形成对事物的初步概念;
(2)发展幼儿智力;
(3)培养正确运动感官的能力;
(4)发展语言交往能力;
(5)增进学前儿童对环境的认识;
(6)培养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7)培养学前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原则:
(1)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教师的引导与学前儿童的探索相结合;
(3)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非智力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
略
第6题:
第7题:
简述如何正确处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儿童科学探索的过程必然导致积极的结果,科学教育的结果应该是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产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对于儿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重过程、忽视结果或者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都是片面的。科学教育应该使学前儿童在过程和结果两方面都得到满足。
略
第8题:
A、引导儿童掌握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知识,初步形成对一些事物的基本概念
B、发展儿童的智力
C、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
D、培养儿童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
第9题:
简述学前儿童智育活动中应该如何处理智力与知识智能的关系。
第10题:
()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得的知识经验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