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5日,何某利用一辆微型车,在装了三十件事先藏匿在其住宅的卷烟后迅速离开,当何某驾车行驶到本市一商店进行卸

题目
问答题
2010年9月15日,何某利用一辆微型车,在装了三十件事先藏匿在其住宅的卷烟后迅速离开,当何某驾车行驶到本市一商店进行卸货时,被接到举报的某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查获,当场查获涉嫌假冒软“玉溪”牌卷烟22件,标值20万元,并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在何某另一商店内查获涉嫌假冒软“中华”、软“玉溪”牌卷烟等卷烟数十件,其中,软“中华”和软“玉溪”各15件,标值55万余元,经查实,所查获的卷烟均为何某待售卷烟,经鉴定全部为假冒伪劣卷烟。何某涉嫌违法经营的数额较大,该烟草专卖局因此依法将案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进行处理。何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罪名?应如何定罪处罚?(请列出具体的法条及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陆某驾驶一辆无人售票公交车从起点站出发行驶,当车行驶至市区某站时,张某上来乘车。因张某站在车前门第二台阶处影响到乘客上车,陆某遂叫张往车厢内走,但张未予理睬。车行驶至下一站,陆某再次要求张往里走,张不但不听从劝告,反以陆某出言不逊为由,挥拳殴打正在行驶中的陆某,击中陆某的脸部。陆某被殴打后,置行驶中的车辆于不顾,离开驾驶座位,抬腿踢向张,并动手殴打张。这时公交车偏离行驶路线,撞倒一辆骑自行车者,撞坏一辆出租车,撞毁附近住宅小区的一段围墙,造成骑自行车的人当场死亡。如何认定陆某的行为?( )
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交通肇事罪
D.危险驾驶罪


答案:A
解析:
公交车司机陆某在车辆行驶中,擅离职守,其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应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第2题:

2010年9月15日,何某利用一辆微型车,在装了三十件事先藏匿在其住宅的卷烟后迅速离开,当何某驾车行驶到本市一商店进行卸货时,被接到举报的某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查获,当场查获涉嫌假冒软“玉溪”牌卷烟22件,标值20万元,并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在何某另一商店内查获涉嫌假冒软“中华”、软“玉溪”牌卷烟等卷烟数十件,其中,软“中华”和软“玉溪”各15件,标值55万余元,经查实,所查获的卷烟均为何某待售卷烟,经鉴定全部为假冒伪劣卷烟。何某涉嫌违法经营的数额较大,该烟草专卖局因此依法将案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如果不考虑案值,何某销售假冒伪劣卷烟的行为违反了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哪项规定?应该用哪项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请列出具体条款及内容?


正确答案: 如果不考虑案值:何某的行为违反了《烟草专卖实施条例》第27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制品。
何某为牟取非法利益,贩卖非法生产的卷烟,属于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的行为。应按照《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销售总额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并将非法销售的烟草专卖品公开销毁。

第3题:

广东何某为躲避禁毒检查到贵州打工,投靠在舅舅家。某日,舅舅发现何某正吸食毒品,颇感震惊,但眼看外甥不吸毒难受,就没有制止,三天后,警察在何某房内搜出毒品和吸食用具,何某也承认自己吸食毒品。警察带走何某,并对何某的舅舅处以3日拘留。根据《禁毒法》,何某的舅舅受拘留处罚的原因是()。

A:他为何某窝藏毒品
B:他阻碍依法进行毒品检查
C:他包庇贩卖毒品的何某
D:他容留何某吸食注射毒品

答案:D
解析:
《禁毒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4题:

检察机关指控:2010年8月20日凌晨3时,黄某雇佣司机卢某在A市市郊一仓库装运一批价值68万元的“555”牌假冒注册商标且伪劣卷烟到卢某的货车,之后用蔬菜进行掩盖伪装,黄某、卢某当时均在场,并约定好高于市场价4倍的运费。次日凌晨5时15分,当卢某驾车途径B市国道时被当地联合执法的烟草、公安人员查获,因无法提供准运证等合法手续被扣留,在前方驾车探路的黄某趁机逃跑。经查实,卢某在笔录中对受黄某雇佣运输该批卷烟、约定高于市场价数倍的运费等事实供认不讳。 公诉过程中,卢某的辩护人提出两点意见,一是卢某作为一名货车司机并不知道所装运的卷烟为假冒卷烟,因此不构成犯罪;二是辩护人提出,因主犯黄某不在案,卢某参与本案的行为事实不清。 卢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不认为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如果认为卢某构成犯罪,构成何罪,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卢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卢某当时一直在场,对装运卷烟且用蔬菜进行掩盖伪装一事非常清楚,且与黄某约定了高出市场价数倍的运费,说明卢某对于黄某经营卷烟行为的违法性是明知的,对其非法行为具有概括性认识,应当知道运输该批卷烟的违法性,已构成假烟销售者的共犯,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第5题:

2008年5月15日,A县烟草专卖局接到群众反映,县城某街道卷烟零售户张某有销售违法卷烟行为。A县烟草专卖局立案后指派执法人员甲(持有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乙(已经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但尚未申领执法检查证)前往调查。甲、乙认为现场检查必须迅速及时,为防止张某藏匿违法卷烟,甲乙到张某店内立即开始检查,但没有发现违法卷烟。甲遂向张某出示执法检查证,说明来意后对张某零售店对面的住所进行检查,并在其卧室内查获假冒卷烟一条。张某辩称假冒卷烟为朋友所送,自己并未销售。甲乙认为张某态度极不老实,遂对查获的假冒卷烟和张某零售店内十条合法卷烟进行先行登记保存。甲乙对检查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事后将对自己不利的方面以及张某的辩解进行了删减、拼接,并将录像作为证据之一。甲乙取得的录像能否作为证据使用,为什么?


正确答案:不能。对视听资料随意删减、拼接,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也违背证据管理的相关要求。

第6题:

吕某是1名连续工作10年的电工,并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知识更新教育;何某是1名连续工作6年的锅炉操作工。两人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于2013年6月刚完成复审。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关于吕某、何某两人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到2016年6月,吕某、何某均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B.到2016年6月,吕某、何某均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C.到2016年6月,吕某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何某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D.到2016年6月,吕某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何某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答案:C
解析:

第7题:

2008年15日某县烟草专卖局接到群众反映,某乡镇街道卷烟零售户王某有销售见面卷烟的行为。该县烟草专卖局立案后指派执法人员甲(持有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乙(已经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但尚未申领执法检查证)前往调查。甲、乙认为现场检查必须迅速及时,为防止王某藏匿违法卷烟甲、乙到王某超市内立即检查,但没有发现违法卷烟,甲遂向王某出示执法检查证,说明来意后对王某超市对面的住所进行检查,并在其卧室内查获假冒卷烟二条王某辩称假冒卷烟为朋友所送,自己并未销售。甲、乙认为王的态度极不老实,遂对检查的假冒卷烟和王某超市内的十条合法卷烟进行啦先行登记保存,甲、乙对检查过程进行全过程录像,事后将对自己不立的反面以及王某的辩解进行了删减、拼接并将录像作为证据。 请根据以上案例指出该专卖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有哪些违法之处。


正确答案: 1乙尚未领取执法检查证没有执法资格,执法主体不合法;
2检查前没有出十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3甲、乙无权对王某住所实施检查;
4无权对王某的合法卷烟进行先行登记保存,违背了证据必须具备关联性的要求。
5对试听资料随意删减、拼接,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也违背了证据管理的相关要求。

第8题:

何某经人介绍与马某按当地风俗举行结婚仪式后同居(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因双方生活方式不和,马某回到娘家居住。何某多次到马某娘家劝其回家,遭马某拒绝。何某恼羞成怒,怀恨在心,产生报复马某一家的念头。三日后晚10时许,何某留下遗书后,携带事先自制的炸药包、炸药瓶等爆炸物至马某家潜伏。次日凌晨4时许,何某用细线将一炸药瓶吊至马某家的厨房天窗内,并随即引爆,致使马某弟弟因房屋倒塌窒息死亡,马某的父母和马某受轻伤。何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爆炸罪
B.故意杀人罪
C.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
D.想象竞合犯


答案:A
解析:
本案属于法条竞合犯,何某基于一个杀人的故意而实施了爆炸行为,同时触犯了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两个法条。按照对法条竞合犯的一般处理原则,应以爆炸罪定罪处罚。

第9题:

2008年5月15日,A县烟草专卖局接到群众反映,县城某街道卷烟零售户张某有销售违法卷烟行为。A县烟草专卖局立案后指派执法人员甲(持有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乙(已经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但尚未申领执法检查证)前往调查。甲、乙认为现场检查必须迅速及时,为防止张某藏匿违法卷烟,甲乙到张某店内立即开始检查,但没有发现违法卷烟。甲遂向张某出示执法检查证,说明来意后对张某零售店对面的住所进行检查,并在其卧室内查获假冒卷烟一条。张某辩称假冒卷烟为朋友所送,自己并未销售。甲乙认为张某态度极不老实,遂对查获的假冒卷烟和张某零售店内十条合法卷烟进行先行登记保存。甲乙对检查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事后将对自己不利的方面以及张某的辩解进行了删减、拼接,并将录像作为证据之一。甲乙对张某的住所进行检查符合法律规定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不符合法律规定。只能检查张某的经营场所,无权对张某住所实施检查。

第10题:

高某的丈夫因病死亡,留下一子钱某。后高某与何某相识并登记结婚,儿子钱某也 随同两人生活。钱某高中毕业后,在家庭资助下买了一部车开始跑运输,所赚的钱大部分 交给家里。1997年,高某囚车祸死亡。之后,钱某仍与何某在一起生活。1998年,何某 年届70,不断生病住院,钱某又无时间照顾何某,何某便把自己在外地的亲儿子何明找来 照顾自己。而何明在2岁时便被人收养。何某出院后,钱某对其日渐冷淡,两人经常因琐 事争吵,1999年2月,两人又争吵起来,何某一气之下,声称与钱某,断绝关系,让钱某 走。钱某于是搬出另住,不再与何某一起生活。但何某多病,医药费支出甚多,生活困 难,于是于2001年向法院起诉,要求钱某每月给付赡养费200元。而钱某称,其与何某 已没有父子关系,而且何某还有亲生儿子何明,自己没有义务赡养何某。何明对何某有无赡养义务?


正确答案:没有。《婚姻法》第26条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本案中,何明从小就被他人收养,已形成有效的收养关系,教他与生父母间的权利义务已解除。因此,何明对何某已没有法律上的赡养义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