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构建筑用材的模数制,大约开始于()朝,成熟于()朝,在清代称为(),是()建筑用材的标准。

题目
填空题
古代木构建筑用材的模数制,大约开始于()朝,成熟于()朝,在清代称为(),是()建筑用材的标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斗棋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A.斗棋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B.斗棋的主要作用是装饰性构件
C.清代官式建筑中的“大式”建筑是指采用了斗棋的建筑
D.斗棋用材是以斗口宽度为标准

答案:C
解析:
斗棋原为起承重作用的构件,随着结构功能的变化,斗棋成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斗棋是结构构件;古建特征不是斗棋,清代的“斗口”为模数单位,宋以材为模数单位;清代官式建筑中的“大式”建筑是指采用了斗棋的建筑。

第2题:

木模用材干燥处理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良好的干燥可以减少木材的含水量,提高木材的强度,降低木材的吸湿、变形、翘曲、开裂及内应力等,从而保证木模制做过程中的尺寸精度。
(2)可以提高木材的机械加工或手工加工的工艺性,保证加工的表面获得低的粗糙度。
(3)防止腐朽。
(4)经干燥后的木材质量减轻,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输。

第3题:

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分制)”,清代用“(斗口制)”作标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线材标准中,拉丝用材与建筑用材对强度的要求是()

  • A、相同
  • B、不同
  • 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 D、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B

第5题:

木模用材一般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纹理要直,结构要均匀,没有歪曲扭纹。木材硬度适中,切削表面能够达到较小的表面粗糙度。不含树脂,不存任何缺欠,节疤要尽可能少。木材不易变形和开裂,吸水性低,湿涨、干缩性小。含水率要求控制在15%以下。

第6题:

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中国木构体系模数,在宋代采用“材”、“契”,清代采用()。


正确答案:斗口

第7题:

制造I级木模用材,板宽应大于200mm。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被称为中国古代官制的一大发展的清代军机处创立于()。

A.康熙朝

B.雍正朝

C.乾隆朝

D.嘉庆朝


参考答案:B

第9题:

木模用材要求含水率控制在()以下。


正确答案:15%

第10题:

Q215J是表示()。

  • A、拉丝用材
  • B、冷镦钢
  • C、建筑用材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