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1998年,天津某旅行社接待了一个从山西来的30个人的旅游团。在游览天津蓟县盘山的过程中,导游告诉游客山上有很多野

题目
问答题
例1:1998年,天津某旅行社接待了一个从山西来的30个人的旅游团。在游览天津蓟县盘山的过程中,导游告诉游客山上有很多野果子,这些野果子是可以食用的,如果游客愿意,可以随便摘着吃。有一位游客吃了一种野果子后,便觉得不舒服,回来途中即发高烧,经诊断是轻度中毒,但和他在一起的游客也吃了这种果子却安然无恙。后来这位中毒的游客要求旅行社赔偿其医药费、精神损失费共一万三千元。经交涉,旅行社赔偿其医药费三千元。 例2:某国际旅行社,组织了一个去泰国的旅游团,在出境前,导游未对游客讲解有关所去国家的风俗和禁忌,一位游客参与了街头的扑克赌博,结果被当地警方处以重罚,并驱逐出境。游客认为是旅行社没有讲清,所以要求旅行社赔偿。 分析案例素材,阐述导游如何做好迎接服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导游小王接待了一个外国旅游团,当该团在北京游览期间,小李多次提醒游客看好自身物品,几日后有一游客声称自己的护照和签证丢失,经多方查找后未果,需要补办证件,小王此时应该怎么做?


正确答案: (1)与旅行社联系,向领导汇报相关情况,由接待社出具遗失证明;
(2)请失主准备彩色照片;找专人陪同失主本人持证明和照片办理相关手续。
(3)导游小王继续做好旅游团的接待工作,同时提醒大家加强注意物品安全,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第2题:

李某是某市国际旅行社的一名正式导游员,某日受一朋友王某委托,接待了一个旅游团。两人约定,旅行结束后,王某给付李某500元报酬。在旅游途中,出现了一些意外,使游客产生了不满情绪。几天后,游客向市旅游局投诉了该旅行社及导游员李某。导游员李某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规?


正确答案: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导游人员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进行导游活动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一下的罚款;由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本案例中,李某虽然是国际旅行社的合法导游员,但他这次导游活动却未经旅行社委派,仅为了帮助朋友,私自承揽导游业务,违反了本条规定。

第3题:

2007年10月,湖南某旅行社接待了一个来自上海的4日游旅游团.旅行社安排导游员文某负责.文某对此条游览路线非常熟悉,加之平时他十分注意相关的素材,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感人,整个旅游团队对他的工作都非常满意.可是当旅游团到张家界时,文某向游客出示自己参与编写的一部《湖南导游服务大全》书籍,定价30元.文某称这是自己十几年来导游工作的结晶,此书的价值很大,汇集了目前湖南著名景区、精品旅游路线等内容,对于大家在湖南旅游帮助特别大,希望游客购买.许多游客都认为:这个导游员非常不错,整个旅程服务周到,碍于情面,有20位游客购买了这本书,文某共得到书款600元.导游员文某向游客推销书籍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导游员文某的行为不正确,导游员在进行导游活动时,职责.为游客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的旅游服务,而向游客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游客的物品,不属于其职责范围,也与其导游身份不相称.同时由于导游员这一特定的身份,如其向游客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游客的物品,极易造成交易上的不公平与不公正,侵害游客的合法权益,损害导游员的职业形象,也容易产生纠纷.

第4题:

地接导游小刘接待了一个旅游团,到达某景点后,小刘带领游客进园游览,由于经验不足,他并未提醒游客管理好自己的财物,车上窗户也没有关好。当游客们结束游览回到车辆上时,发现放在车上的所有物品均被盗,价值约一万元人民币,游客要求旅行社赔偿,旅行社以物品在车辆上被盗为由,认为责任在旅游汽车租赁公司,拒绝赔偿。地陪导游没有本案例中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游客可否向地接社索赔?有何依据?


正确答案: (1)旅行社的辩解不成立,因为本案中涉及两个合同关系,一是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签订的旅游合同,合同主体是旅行社和旅游者;二是汽车租赁合同,合同的主体是旅行社和旅游汽车租赁公司。游客和汽车租赁公司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因此旅行社的辩解不成立。
(2)游客可以向地接社要求赔偿。
(3)依据我国《旅行社条例》的规定,旅行社组织旅游活动,对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事宜,应当向旅游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本案中,地陪没有就妥善保管财物向游客做出明确的警告和提示,而且也没有采取如关窗等防盗措施,应该承担责任。

第5题:

某旅游团游客在游览四姑娘山时,有两位登山爱好者想徒步穿越四姑娘山,此时,导游与同团游客都提出安全无法保障,建议不要贸然前往,但两位游客十分固执,要求脱团自由前往,并提出责任后果自负。此时,导游人员应该()。

  • A、配合领队做说服工作,劝其继续旅游
  • B、同意离团
  • C、退回其剩下团费
  • D、交由接待社处理

正确答案:A

第6题:

导游小金接待一个来自天津的旅游团,当准备出发去某景点参观时,导游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两名游客,经询问同屋的室友,得知其中一个去过该景点,所以想自己出去转转,另一个身体有些不舒服,也放弃了游览。这时导游小金说:“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出发吧。”请问在此案例中导游小金有哪些做法不妥?


正确答案: (1)当游客因病不能参加团队活动,导游应做出妥善安排,不能不闻不问。
(2)对要求自由活动的团员,应留下联系方式,叮嘱安全。

第7题:

某旅行社组织50人的旅游团到华山旅游,在游览期间,游客刘某向导游人员提出自行游览,随后离团自行上山,结果不慎跌伤手臂。对此该旅行社不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2007年10月,山东某旅行社接待了一个来自上海的4日游旅游团。旅行社安排导游员文某负责。文某对此条游览路线非常熟悉,加之平时他十分注意相关的素材,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感人,整个旅游团队对他的工作都非常满意。可是当旅游团到烟台时,文某向游客出示自己参与编写的一部《山东导游服务大全》书籍,定价30元。文某称这是自己十几年来导游工作的结晶,此书的价值很大,汇集了目前山东著名景区、精品旅游路线等内容,对于大家在山东旅游帮助特别大,希望游客购买。许多游客都认为:这个导游员非常不错,整个旅程服务周到,碍于情面,有20位游客购买了这本书,文某共得到书款600元。

(1)导游员文某向游客推销书籍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2)旅游行政部门应给文某什么样的处罚?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不得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本案例中,导游员文某的行为不正确,导游人员在进行导游活动时,其职责是为游客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的旅游服务,而向游客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游客的物品,不属于其职责范围,也是与其导游身份不相称的。同时,由于导游人员这一特定的身份,如其向游客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游客的物品,极易造成交易上的不公平与不公正,侵害游客的合法权益,损害导游人员的职业形象,也容易产生纠纷。
(2)《导游八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对委派该导游人员的旅行社给予警告直至责令停业整顿。《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导游人员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购买旅游者物品的,扣除6分。

第9题:

被誉为“京东第一山”的()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部。

  • A、独乐寺
  • B、水上公园
  • C、人民英雄纪念碑
  • D、盘山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导游小胡接待了一个来自北京的旅游团,在游览期间,部分游客因对接待质量不满,要求退团,问小胡应该怎么做?若游客仍坚持要在途中退团,导游员要按哪些规范操作?


正确答案: (1)游客要求途中退团,不管是属哪种情况,导游员首先要问清原因,然后再作详细的分析。
(2)因为是游客对旅游接待服务质量有意见,那导游员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且督促各旅游接待部门提高服务质量,共同提高服务水平。另外,导游员在讲解上要增加力度和深度,在服务上做到热情周到,尽量满足游客的需求。
(3)若仍有部分游客坚持要在途中退团,导游员要按以下规范操作:
1、及时向旅行社汇报(并请示该退的费用问题等;
2、办理游客离团手续;
3、重新安排游客返程事宜,并告之所需费用均为自理;
4、告诉游客未享受的综合服务费不予退还;
5、将减人的信息通知各有关旅游接待部门;
6、继续做好其他游客的思想和服务工作。
另外,有关费用的问题,导游员原则上要按旅行社的要求办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