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细部放样中,由轴线点或测站点放样细部轮廓点时,一般采用( )。

题目
单选题
建筑物的细部放样中,由轴线点或测站点放样细部轮廓点时,一般采用( )。
A

极坐标法 

B

直角交会法 

C

角度交会法 

D

距离交会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立模、填筑轮廓点的放样采用下列哪几种方法?()

A、由轴线点或侧站点放样轮廓点时,宜采用后方交会法

B、在不方便丈量距离的部位进行放样时,采用短边前交会法

C、在已经精确测定了轴线的部位进行放样时,也可采用轴线交会法

D、在有条件的地方放样,可采用边角前方交会或边角后方交会法

E、有条件的也可使用三维激光瞄准仪扫描后再进行测设


答案:BCD

第2题:

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 )为宜。
A、0.1~0.2m
B、0.1~0.3m
C、0.3~0.5m
D、0.2~0.5m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立模与填筑放样。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0.2~0.5m为宜。土石坝填筑点,可按设计位置测设。参见教材P9。




第3题:

极坐标法测设(放样)点的平面位置,需要()。

A、点的海拔高程

B、放样点到测站点的平距

C、放样点到测站点的平距与放样点方向与起始方向的夹角。


参考答案:C

第4题:

曲线混凝土建筑物细部立模点放样,放样相邻点最长距离为()。

  • A、5~10米;
  • B、4~6米;
  • C、6~15米;
  • D、10~20米。

正确答案:B

第5题:

建筑物细部放样最直接的依据是()。

A.施工控制网
B.场区控制网
C.主轴线
D.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桥梁施工测量方法有:控制测量、墩台定位及其轴线测设、桥梁结构细部放样、变形观测和竣工测量等。对于小型桥一般不进行( )。

A.控制测量
B.墩台定位及其轴线测设
C.桥梁结构细部放样
D.变形观测和竣工测量

答案:A
解析:
桥梁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根据桥长及其类型、施工方法、地形复杂情况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概括起来主要有:桥梁控制测量、墩台定位及其轴线测设、桥梁结构细部放样、变形观测和竣工测量等。对于小型桥一般不进行控制测量。

第7题:

建筑物细部放样的最直接依据是( )。

A.施工控制网
B.场区控制网
C.主轴线
D.副轴线

答案:C
解析:
2020/2019版教材P75
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 “由整体到局部”的组织实施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 大中型的施工项目, 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以建筑物平面 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规 模小或精度高的独立项目或单位工程,可通过市政水准测控控制点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 制网。

第8题:

关于施工放样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由整体到局部

B.先控制,后碎部

C.由建筑物主轴线确定建筑物细部相对位置

D.测设细部的精度比测设主轴线的精度高

E.各细部的测设精度一样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桥梁的细部放样主要包括(  )。

A.基础施工放样
B.墩台身的施工放样
C.梁身的细部放样
D.顶帽及支撑垫石的施工放样
E.架梁时的落梁测设工作

答案:A,B,D,E
解析:

第10题:

《规范》规定在地下洞室细部放样轮廓点时,相对于洞轴线的点位中误差,对于开挖轮廓点为50mm,且不许欠挖,对于砼衬砌立模点为()。

  • A、5mm;
  • B、10mm;
  • C、15mm;
  • D、20mm。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