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染色质的化学组成及其核小体的分子结构。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染色质的化学组成及其核小体的分子结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染色质的化学组成及其核小体的分子结构。


正确答案: 人体内各种细胞,虽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功能也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其基本结构是一样的,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在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准确地说,应该叫做染色体.染色体只是染色质的另外一种形态,其在细胞的有丝分裂期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它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组蛋白组成.是调节生物体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
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构成.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

第2题:

简述染色质的化学组成及比例。


正确答案: 染色质的化学组成: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RNA。各成分间的比例为: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RNA为1:1:(1-1.5):0.05。

第3题:

有关核小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

B、核心部分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组成

C、由许多核小体进一步盘曲成中空的染色质纤维-螺线管

D、真核细胞染色质DNA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上形成核小体

E、所有生物来源的核小体DNA长短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E

第4题:

核小体在染色质上的定位是完全随机的。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组成染色质的组蛋白主要有哪几种?各在核小体中扮演什么角色?各自的进化保守性如何?


正确答案: (1)核小体组蛋白:包括H2A、H2B、H3、H4,各两分子组成把具体,协助DNA卷曲成核小体结构;进化上高度保守;
(2)H1组蛋白:构成核小体时起连接作用,与核小体进一步包装有关,具有种属特异性、组织特异性。

第6题:

真核生物DNA的高级结构包括有()

  • A、核小体
  • B、环状DNA
  • C、染色质纤维
  • D、α-螺旋

正确答案:A,C

第7题:

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端粒
  • B、核小体
  • C、染色质纤维
  • D、着丝粒

正确答案:B

第8题:

简述染色质小体。


正确答案: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质中,呈圆形,有1~2μm大小,染色为紫红色,可有一至数个,已证实为核残余物,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

第9题:

简述核小体结构模型。或简述核小体的结构要点。


正确答案:( 1 ) 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 200b p 左右的 DNA 超螺旋 、一个组蛋白 八聚体和一分子 H1 ;
( 2 )由 H2A 、 H2B 、 H3 、 H4 各 两分子形成八聚体,构成核心颗粒 ;
( 3 ) DNA 分子以左手螺旋缠绕在核心颗粒表面,每 圈 80 bp ,共 1.75 圈 , 约 146 bp , 组蛋白 H 1 在核心颗粒外结 合额外 20bpDNA ,锁住 核小体 DNA 的进出端, 起 稳定 核小体 的作用 ;
( 4 )相邻核心 颗粒之间 以 一段 0- 80b p 的 线连接 ;
( 5 )组蛋白与 DNA 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结构性的,基本不依赖于核苷酸的特异序列 ;
( 6 )核小体沿 DNA 的定位 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进而通过核小体相位改变影响基因表达。

第10题:

简述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也就是核小体的结构)


正确答案:(1)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超螺旋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及一个分子H1。
(2)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盘状核心结构。
(3)146bp的DNA分子超螺旋盘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组蛋白H1在核心颗粒外结合额外20bpDNA,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包括组蛋白H1和166bpDNA的核小体结构又称染色质小体。
(4)两个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相连,典型长度60bp,不同物种变化值为0~80bp。
(5)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结构性的,基本不依赖于核苷酸的特异序列,实验表明,核小体具有自组装的性质。
(6)核小体沿DNA的定位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进而通过核小体相位改变影响基因表达。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