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硐进硐施工遇到风化层时,一般应首先采用( )支护形式。

题目
单选题
平硐进硐施工遇到风化层时,一般应首先采用( )支护形式。
A

砌碹

B

管棚支护

C

锚杆支护

D

钢支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平硐按其与煤层的相对位置,可分为走向平硐,()或斜交平硐。

A.单平硐

B.阶梯平硐

C.垂直平硐


参考答案:C

第2题:

采用留矿法施工破碎硐室时,为解决行人、运输、通风等问题,应先掘出装载硐室、下部储矿仓和井筒与硐室的联络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根据地形高差,按不同标高开掘的若干平硐称为()

A.走向平硐

B.垂直平硐

C.斜交平硐

D.阶梯平硐


答案:D

第4题:

支护形式不同,硐室的施工方法也不同,硐室的施工方法通常分为全断面施工法、分层施工法、()。


正确答案:导硐施工法

第5题:

影响地下硐室支护结构刚度的因素有下列哪些选项?(  )

A、支护体所使用的材料
B、硐室的截面尺寸
C、支护结构形式
D、硐室的埋置深度

答案:A,B,C
解析:
刚度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材料或结构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刚度与物体的材料性质、几何形状、边界支持情况以及外力作用形式有关。由此可见,影响地下硐室支护结构刚度的因素有结构材料、形式和硐室的截面尺寸,与硐室的埋置深度无关。

第6题:

在中等稳定岩层中施工长30.0米,宽5.0米,高6.0米的硐室,采用现浇混凝土作为永久支护,合理的施工方法是( )。

A.全断面施工法

B.分层施工法

C.分段施工法

D.导硐施工法


正确答案:B

第7题:

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应当设在进风风流中,硐室采用扩散通风时应符合的要求是()。

A.硐室深度不得超过6m

B.硐室入口宽度不得小于1.5m

C.硐室内无瓦斯涌出

D.硐室布置在岩层内

E.设有甲烷传感器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硐室爆破中,应特别注意对洞口的保护,开挖进硐后,硐口处要进行不少于____支护。


参考答案:2米

第9题:

平硐进硐施工遇到风化层时,一般应首先采用(  )支护形式。

A.砌碹
B.管棚支护
C.锚杆支护
D.钢支架

答案:B
解析:
对于平硐进硐遇到是土层,或者风化松软岩层的条件时,首先应采用超前支护,一般超前支护的形式是管棚支护,根据岩性,可以分别采用大管棚和小管棚的形式。大管棚长度达15~18m,管径75~108mm;小管棚长度仅2.5~4.5m,管径40~45mm。掘进过程中两排管棚交叉1~1.5m。钢管上留有注浆孔。因为钢支架、砌碹支架没有超前作用,不宜用作进硐支护形式;施工前倾式斜向锚杆的超前作用不够,因此也不宜作为进硐支护形式。故B。

第10题:

矿井采用导硐施工法施工时可分为()进行施工。

  • A、中央下导硐施工法
  • B、中央上导硐施工法
  • C、两侧导硐施工法
  • D、单侧导硐施工法

正确答案:A,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