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2008年在部队服役时因公负伤,被诊断为慢性骨髓炎,后经部队评定为三等甲级残疾。2010年,王某从部队复员时领取了《

题目
不定项题
王某2008年在部队服役时因公负伤,被诊断为慢性骨髓炎,后经部队评定为三等甲级残疾。2010年,王某从部队复员时领取了《革命伤残军人证》。2011年9月,王某到甲采石场工作,双方口头约定月工资为2500元。2013年10月,王某在操作破碎机时突然摔倒,不省人事,随即被送往医院。经医院诊断,王某摔倒系旧伤慢性骨髓炎复发所致,需停工静养并接受住院及持续治疗共计3个月。王某在医院住院治疗15天,自行支付了相关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后王某和甲采石场因上述费用负担问题发生纠纷。经查,甲采石场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所有工人均未参加工伤保险:当地2013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500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小题。如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王某工伤,王某可以享受的工伤医疗待遇包括()。
A

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B

生活护理费

C

康复性治疗费

D

伤残津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些情形不由军事法院管辖?()

A、现役军人王某的儿子在部队营区将被害人汪某打成重伤

B、军人赵某在服役期间被发现入伍前曾经有过严重的持械抢劫致人重伤

C、赵某已退役,发现其在服役期间犯盗窃罪的

D、赵某在办理退役手续后非法将部队的在库枪支窃出并出卖的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王某所在的部队受领非常艰巨的作战任务时,恰逢王某马上就要与未婚妻举行婚礼。王某不愿意作战,恰好下楼时不小心摔伤自己造成腿部骨折(重伤)。王某遂向部队提出请求回家结婚。对于王某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故意伤害罪
B.不构成犯罪
C.战时自伤罪
D.过失致人重伤罪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战时自伤罪。因为不小心摔伤自己。不是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故不构成战时自伤罪,也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因为王某的过失行为伤害的不是他人的身体,故也不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在本题中,王某的行为无罪。

第3题:

王某系现役军人,忍受不了部队紧张、艰苦的生活,违反兵役法的规定,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王某的行为构成()

A.逃离部队罪

B.战时临阵脱逃罪

C.战时逃避服役罪

D.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A

第4题:

从传递性角度,分析下列命题中标有横线的关系各属何种关系? 1、张某控告了王某,王某控告了刘某 2、北京在杭州以北,杭州在广州以北 3、B明星队被C俱乐部队战败,C俱乐部队被F联队战败 4、学生们尊敬吴老师,吴老师尊敬王校长。 5、“ A支持 B,B支持 C”。


正确答案: 1.非传递性关系。
2.传递性关系。
3.非传递性关系。
4.非传递性关系。
5.非传递性关系。

第5题: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的复员军人是指()。

  • A、1954年10月31日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 B、1954年11月1日以后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退伍的人员
  • C、1950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 D、1950年11月1日以后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退伍的人员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下列哪些案件应当由地方法院进行审理?

A.王某在铁路上将李某杀害

B.张某在部队营区盗窃军用枪支

C.李某入伍前犯罪,服役期内发现的

D.夏某服役期内涉嫌盗窃军事秘密,退役后发现的


正确答案:ABC
[考点]专门管辖
[答案及解析] ABC。《刑事诉讼法解释》第20条规定:现役军人(含军内在编职工,下同)和非军人共同犯罪的,分别由军事法院和地方人民法院或者其他专门法院管辖;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的,全案由军事法院管辖。
该法第21条规定:下列案件由地方人民法院或者军事法院以外的其他专门法院管辖:(’一)非军人、随军家属在部队营区内犯罪的;(二)军人在办理退役手续后犯罪的;(三)现役军人入伍前犯罪的(需与服役期内犯罪一并审判的除外);(四)退役军人在服役期内犯罪的(犯军人违反职责罪的除外)。本题主要考查专门管辖的相关规定。犯罪地点是作为地域管辖的一个判断依据,并不涉及地方法院和军事法院管辖主体种类区分的问题,王某在铁路上将李某杀害,故A项仍由地方法院管辖;张某在营区内盗窃军用枪支,属于第21条第(1)项的内容,故B项当选;李某入伍前犯罪,服役期内发现的,属于第21条第(3)项的范围,选项中并未体现需要与服役期内犯罪一并审判的情况,所以C项当选;夏某属于第21条第(4)项的情形,盗窃军事秘密属于例外情况,所以D项不当选。故本题A、B、C项当选。

第7题:

共用题干

非战争期间,鞠某由于思夫心切,给自己在部队服役的丈夫尚某写信,鼓动尚某逃离部队回家。鞠某的行为构成:()
A: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
B: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
C: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D
解析:
【考点】破坏军事通信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刑法》第369条。详解:本题事实上存在想象竞合问题,即在破坏军事通信罪和盗窃罪之间存在着竞合。破坏军事通信罪,是指故意破坏军事通信的行为。本罪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存在法规竞合的关系。其区别是:(1)犯罪客体不同:前罪的犯罪客体是军事通信保障秩序,后罪的犯罪客体是非军事通信保障秩序;(2)对象不同:前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军事通信设备,而后罪的犯罪对象是公用电信设施。本题中张某偷剪国防通信线路电缆,价值2万多元,致使通信中断5个多小时,这一行为实际上触犯了两个罪名,即盗窃罪和破坏军事通信罪。这两罪属于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处断,而破坏军事通信罪处刑较重,所以对张某应以破坏军事通信罪定罪处罚。故本题应选C项。


【考点】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与其他罪的区别。详解: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阻碍军事行动罪,是指故意阻碍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与妨害公务罪区分的关键是行为对象不同:前者为正在执行职务的军人,后者为军人以外的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考点】破坏军事设施罪与其他罪的区别。详解: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是指行为人出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行为。本罪属于行为犯,构成本罪并不要求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本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区分的关键在于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不同。


【考点】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其他罪的区别。详解: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是指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行为。招摇撞骗罪,是指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行为。两罪的区别主要在于冒充的对象不同,行为人冒充军人的身份或者职衔以骗取财物时,同时触犯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属于想象竞合犯,应按从一重罪的原则定罪处罚。


【考点】犯罪构成。详解: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是指煽动军人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本罪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战时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的;多次实施煽动行为的;煽动指挥人员或负有重要职责的人员逃离部队的;煽动多名军人逃离部队的;因煽动造成严重后果的等。

第8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5~8题: 甲2003年在部队服役时因公负伤,被诊断为慢性骨髓炎,后经部队评定为三等甲级残疾。2005年,甲从部队复员时领取了《革命伤残军人证》。2006年9月,甲到个体户乙开办的采石场工作,双方仅口头约定乙在每月月初支付甲800元。2008年10月,甲在操作破碎机时突然摔倒,不省人事,随即被送往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甲摔倒系旧伤慢性骨髓炎复发所致,需停工静养3个月。甲在医院住院治疗15天,自行支付了此期间的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后甲乙双方发生纠纷。另查明:乙从未缴纳过工伤保险费,其采石场的所有人员都未参加工伤保险。采石场工人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当地2008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500元,当地2008年度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支出为500元。 关于甲能否享受工伤待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不能享受工伤待遇,因为甲和乙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B.甲不能享受工伤待遇,因为乙没有为甲办理过工伤保险手续 C.甲摔倒应当认定为工伤,因为甲是在工作时间在工作场所受伤 D.甲摔倒应当视同工伤,甲可以享受工伤待遇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工伤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法》第41条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因此B不正确。工伤保险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通常情况下劳动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必须具备三项条件:第一,劳动者与企业或雇主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企业作为用人单位虽与职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第二,劳动者及其所在单位属于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第三,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因此A不正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15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第9题:

在乡复员军人是指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职工王某,原在军队服役,因公负伤致残(事故伤害),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经人社部门认定为视同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为伤残七级,请问王某享受哪些伤残待遇?


正确答案: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因此王某不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其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王某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王某可享受13个月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20个月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