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题目
问答题
为什么要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什么要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正确答案: 首先,已使用多年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科技含量较低,制证工艺较繁琐,制发周期长,防伪性能较差,极易被伪造、变造,致使利用假身份证和冒用他人身份证进行违法的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危害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其次,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属于传统的视读证件,一般只能凭直观视觉验证,难以判别证件的真伪和进行人、证同一性认定,导致查验、核查手段滞后,既不利于证件管理,也不利于各项社会管理,严重制约了居民身份证这一法定证件的社会应用。第三,居民身份证作为国家法定证件和公民身份号码的法定载体,已在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应尽快适应国家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采用成熟的新技术,使证件具备机器阅读检验和计算机联网查询的功能。
因此,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技术论证,组织研制开发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并经国务院批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通过,决定在全国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第2题:

全国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是怎么安排的?


正确答案: 2004年,选择部分城市进行试点,并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陆续启动换发证工作,年底前其他地区完成换发证的各项准备工作;2005年,各地全面启动集中换发证工作,同时停止制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2008年底,基本完成全国集中换发证工作。按照积极稳妥和先试点再推开的原则,决定2004年上半年进行试点。第一批试点在上海市、浙江省湖州市、广东省深圳市进行,第二批试点在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杭州市等城市进行。

第3题: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识别器符合居民身份证阅读器标准和ISO14442(TypeB)国际标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公民在领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在办理手续时公民领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时,要仔细核对证件视读和机读信息项目是否准确,与本人信息是否一致,并予以签名确认,同时交回旧证。如发现证件质量不符合标准或因工作人员失误导致证件登载项目有差错的,公安机关应当免费重新制作。

第5题:

与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相比较,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有哪些新的技术特色?采用了哪些防伪措施?


正确答案: 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为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采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术(化学感光方式)塑封而成,使用的主要制证材料是专用证件纸和防伪透视全息膜,证件只具备视读***能,不具备机读***能,证件质量和安全防伪性能也较差。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了多项新技术,证件质量、安全防伪性能大大提高。
第一,证件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制作,利用芯片作为机读存储器,芯片存储容量大,写入的信息可划分安全等级,分区存储,按照管理需要授权读写,也可以将变动信息(如住址变动)追加写入;芯片使用特定的逻辑加密算法,有利于证件制发、使用中的安全管理,增强防伪***能;芯片和电路线圈在证卡内封装,能够保证证件在各种环境下正常使用,使用寿命较长;具有读写速度快,使用方便,易于保管,以及便于各用证部门使用计算机网络查询等优点。
第二,证件信息的采集和传输采用数码照相和计算机技术,可以缩短制证周期。
第三,证件制作和生产管理采用计算机监控;可以严密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证件信息的存储和证件查询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既可实现全国范围的联网快速查询和身份识别,也可以进行公安机关与各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络互查,能够有效利用人口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加强社会管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的防伪技术主要有:一是证件芯片采用数字防伪措施,用于机读信息的防伪,将持证人的相片图像和登记项目内容等数字化后采用密码技术加密,存入机读芯片,机读芯片与读写机具也采用可以互相认读的密钥算份信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防止伪造证件或篡改证件信息内容。二是证件表面采用了定向光变色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

第6题:

为什么要及时更换发电机炭刷?


正确答案:发电机长期运行中,电刷长短,弹簧压力使电刷的接触电阻相差较大而形成电流不均。如不及时更换已磨短需更换的碳刷,将会使零电流碳刷增多而大电流碳刷严重发热甚至烧红,进而可能造成恶性循环,甚至引起冒烟着火被迫停机。

第7题:

居民身份证法为什么要增加公民身份号码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 1999年8月26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的决定》(国发[1999]15号)。根据这个《决定》的要求,自1999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建立和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公民身份号码是国家为每个公民从出生之日起编定的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要在我国公民办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权益事务方面广泛使用。公民身份号码的编制、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公民身份号码是将原来15位数字的“居民身份证编号”改为18位数字(公民身份号码是按照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第7位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位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为了适应我国新建立和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的需要,进一步确定公民身份号码的法律地位,居民身份证法增加了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内容,并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用公民身份号码取代了原居民身份证编号,从而将居民身份证确定为公民身份号码的法定载体。

第8题:

为什么要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建立和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的重要法律。一方面是条例实施18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证件管理、使用中有许多好的经验需要总结、吸收到法律当中,通过立法给予确定;再一方面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各方面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证件管理和使用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条例中一些内容已明显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难以实现严格依法管理,影响和制约了身份证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一)证件发放范围不够全面。按照条例的规定,16周岁以下公民不发给居民身份证;“正在服现役的人民解放军军人、人民武装警察,不领取居民身份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总部颁发军人和武装警察身份证件”;“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和被劳动教养的人以及被羁押的人,尚未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在服刑、劳动教养和羁押期间,不发给居民身份证”。由于没有身份证,给这些公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权益事务时造成了诸多不便,既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利于国家严密社会管理和人口管理。
(二)证件的科技含量低,安全防伪、安全使用性能较差。现行的居民身份证是采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术塑封而成,只能视读,不能机读,易于伪造,而且无法迅速、有效地对公民进行人、证的同一认定,不利于有效预防和打击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以及利用伪造证件、他人证件进行金融犯罪、流窜作案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制约了这一法定证件在证明和识别公民身份方面的作用的正常发挥。
(三)处罚条款过少、力度不够。在处罚方面,条例只规定了3条,而且比较原则。特别是对一些新出现的违反居民身份证管理的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规定,给执法工作造成许多困难,也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当前伪造居民身份证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突出,违反居民身份证管理的案件增多、处理难度较大、管理工作漏洞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进一步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加强管理工作,注重保护群众利益,充分发挥身份证的作用,对条例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第9题:

公民暂时无法领到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是否可以申请领取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正确答案: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数量巨大,任务十分繁重,各地换发证工作必须分期分批地实施。因此,对于一些公民需要申请领取、换领、补领证件而又暂时无法领到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公安机关(指尚未开展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可以为其制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第10题: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对相片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公民本人的近期彩色相片图像。为确保相片质量和人相的尺寸、角度、姿态、色彩等的统一,制定并公布了居民身份证制证用数字相片技术标准。所用相片必须是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头像,不着制式服装,常戴眼镜的居民应配戴眼镜,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白色背景无边框,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照片尺寸为32mm*26mm。
为方便居民照相和做好人相信息的采集工作,公民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证点照相,直接采集人像信息,照相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