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答: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
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2分)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一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2分)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鼓励孩子探索的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动自主的性格。(2分)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此时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遇到的问题细心回答,对儿童的建议给予适当的鼓励或妥善的处理,则儿童不仅发展了主动性,还能培养明辨是非的道德感。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嘲笑儿童,儿童就会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内疚感。(2分)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该阶段影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教师在培养勤奋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2分)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地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2分)
(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该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3分)

第2题: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前五个阶段的发展危机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3)主动感对内疚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第3题: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埃里克森的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第4题: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华生


正确答案:C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据此形成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第5题: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


正确答案:


第6题: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性欲,只不过不是以成人的方式表达而已.人在不同的年龄力比多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获得满足,他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并以性感区的变化来划分人格发展的阶段.人生全程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其中前三个阶段(从出生到6岁)的发展状况对以后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弗洛伊德的这种观点称为早期经验决定论.在前三个阶段,如果力比多的满足过分放纵或过分限制(通常是后者),就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这种现象叫做固着,即人的生理年龄虽然在增长,人格却没有相应地成长,即使到了成年,心理上还处在儿童的水平上.

第7题: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正确答案:

第8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4—5岁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______。


正确答案:
主动性

第9题: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正确答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

第10题: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