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首先确立了下列哪些制度或原则?

题目
单选题
北魏首先确立了下列哪些制度或原则?
A

官当

B

准五服以制罪

C

秋冬行刑制

D

重罪十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际法上确立了哪些惩治战犯的原则?


参考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系列国际文件和国际法庭的审判确立了惩治战争犯罪的原则,主要有:
(1)追究犯罪者的个人刑事责任;(1分)
(2)官方身份不免除个人责任;(1分)
(3)政府或上级命令不免除刑事责任原则;(1分)
(4)上级责任原则;(1分)
(5)不适用法定时效原则。(1分)
除上述原则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则:如被控有违反国际法罪行应得到公平审判;不违反国内法不能作为免除实行国际罪行之责任;不溯及既往等原则。(1分)


第2题:

中国古代社会的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

B.唐朝的死刑案件在地方实行“三复奏”,在京师实行“五复奏”

C.明清时期的朝审制度取代了死刑复奏制度

D.死刑复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


正确答案:ABD
[考点]中国古代死刑复奏制度
[解析]死刑复奏制度正式确立于南北朝之北魏。北魏太武帝明确规定,各地死刑案件一律上报,由皇帝亲自过问,必须无疑问或冤屈方可执行。可知。A项正确。
死刑复奏制度为后世沿用,到隋唐时期,发展为死刑“三复奏”与“五复奏”制度。凡各地方的死刑判决作出后,必须三次奏报皇帝批准,待批准下达三日后方可执行。对京师判决的死刑案件要求更加严格,必须经过“五复奏”。故B项中唐朝的死刑案件在地方实行“三复奏”,在京师实行“五复奏”的说法正确。
明朝对朝审犯人的处理有四种结果:“情真”、“可疑”、“缓决”、“可矜”。其中只有“情真”即情况属实,必须执行死刑。朝审的结果都必须报皇帝批准。由皇帝用诏旨予以宣告,其中属于“情真”的罪囚,由刑科给事中三复奏,等候圣旨下达后方可执行。清朝的朝审须押囚犯解至当场审录,且在嘉庆二十年以前一直保持“三复奏”,此后才改为“一复奏”。由上述可知。明清时期的朝审制度并未取代死刑复奏制度,故C项说法错误。
死刑复奏制度体现了慎刑恤刑的思想,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死刑程序,有助于减少冤杀错杀,同时也监督了地方和中央的司法审判活动,强化了皇帝对司法的控制。可知,D项说法正确。
[陷阱点拔]本题B项有争议。唐朝初年沿用的是隋朝的死刑三复奏制度,后来唐太宗将京城三复奏改为五复奏。故有的考生认为B项整个唐朝的死刑案件在地方实行“三复奏”,在京师实行“五复奏”过予绝对。其实,命题者的意图只是想让考生从整体上对唐朝的死刑复奏情况有所了解。这种情况建议多做真题,揣摩一下出题风格和命题思路。
[难度系数]***

第3题:

关于死刑复奏制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死刑复奏首先在北齐律中确立

B.死刑复奏制度确立于北魏太武帝时

C.死刑复奏制度体现了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

D.唐代实行死刑三复奏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下列说法正确揭示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发展变化的有( )。
A.《北魏律》与《陈律》正式确立了 “官当”制度
B.《北周律》首次规定了 “重罪十条”
C.《魏律》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 “八议”制度
D.《北齐律》共12篇,首先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


答案:A,C,D
解析:
【详解】
“官当”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爵折抵徒刑的特权制度。《北魏律》规定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每等可以抵三年徒刑等“官当”制度。《陈律》正式使用了 “官当” 一词。“重罪十条”是对危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十种重罪的总称,在《北齐律》中首次规定。“八议”来源于《周礼》的“八辟”,是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八种权贵人物犯罪后在审判上予以特殊照顾的制度。《魏律》制定时,“八议” 成为该法典的主要内容之一,后世的封建法典大都延续了这一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活动频繁,《北齐律》包括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厮牧、杂律12篇,它将刑名与法例合为名例律一篇,起到了相当于刑法总则的作用。

第5题:

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发展,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魏明帝时期制定的《魏律》中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B.《北魏律》中开始正式规定“官当”制度C.《北齐律》中最早确立了“准五服制罪”制度D.《晋律》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


正确答案:ABD

曹魏时期的《魏律》最早规定了八议,A正确。“官当”最早出现于北魏律中,B正确。《晋律》在刑名基础加法例,第一次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原则,C错误,D正确。正确答案为ABD。

第6题:

北魏首先确立了下列哪些制度或原则?

A.官当

B.准五服以制罪

C.秋冬行刑制

D.重罪十条


A  官当

第7题:

行政效率原则是通过下列哪些制度保障的?()

A、时效制度

B、代理制度

C、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

D、回避制度


参考答案:ABC

第8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发生了许多发展变化,对后世法律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哪些表述正确揭示了这些发展变化?

A.《北齐律》共12篇,首先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

B.《魏律》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

C.《北周律》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

D.《北魏律》与《陈律》正式确立了“官当”制度


正确答案:ABD
     《北齐律》是当时最有水准的法典,在中国封建法律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它共可分为12篇,将刑名和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精练了刑法分则,使其成为11篇。A项是正确的。 
      B项考查的是八议制度在魏晋法律制度中的确立。“八议”制度是对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实行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魏律》中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从此以后,“八议”成为各代刑律的重要内容。B项应入选。 
     C项考查的是重罪十条的产生。“重罪十条”是对危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十种重罪的总称。把“重罪十条”置于律首,作为严厉打击的对象,增加了法律的威慑力量,它是首先规定于《北齐律》中的。题目中写的是《北周律》,不应入选。 
     D项考查的是“官当”制度的确立。“官当”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折抵徒罪的特权制度,它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中,相较而言,南朝《陈律》规定更为细致,反映了封建特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D项是正确的。所以本题的答案应为A、B、D。 

第9题:

()正式确立了新五刑体例。

A.《开皇律》

B.《北魏律》

C.《北齐律》

D.《唐律》


参考答案:A

第10题:

美国法在吸收批判英国法的基础上,创造了美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下列哪些制度属于美国法首创?
A.最早建立了反垄断法制
B.创造了缓刑制度
C.创造了“遵循先例“原则
D.创造了立法和司法的双轨制


答案:A,B,D
解析:
美国法是英美法系中与英国法并驾齐驱的一种法律制度,其在吸收批判英国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美国国情的具有美国特色的法律制度。美国法的历史地位体现在:第一,创造了对宪法产生深刻影响的近代宪政思想和制度,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资产阶级宪法的基本格局,并对整个 近代时期的宪法实践发生了深刻影响。第二,创造了立法和司法的双轨制。第三,率先创造了缓刑制度,并将 教育观念和人道主义观念引入刑法的改革。第四,最早建立了反.垄断法制,主要有三部联邦反托拉斯立 法——《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克莱顿反托拉斯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反托拉斯法》。故A、B、D三项均正 确。“遵循先例”原则是英国普通法最基本的原则,不是美国法首创,故C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